升藥的功效與作用

          發布時間:2015-02-16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中藥升藥為水銀、火硝、白磯各等分混合升華而成。功能拔毒化腐,排膿生肌。有大毒,使用需注意毒副作用。通常只做外用,孕婦及體弱者忌用。

        升藥.jpg

        升藥的介紹

        【別名】靈藥,三白丹,小升丹,三仙丹,升丹。

        【來源產地】始載于《外科圖說》。為水銀、火硝、白礬各等分混合升華而成。紅色者稱紅升,黃色者稱黃升。各地均有生產,以河北、湖南、湖北、江蘇等地產量較大。

        【采收炮制】取水銀、火硝、明礬各 60g(或水銀30g,火硝21g,明礬24g)。先將火硝、白研研細拌勻,置鐵鍋中,用文火加熱至完全熔化,放冷,使凝結。然后將水銀灑于表面,用瓷碗覆蓋鍋上碗鍋交接處用桑皮紙封固,四周用黃土封全接近碗底,碗底放白米數粒。將鍋移至火上加熱,先用文火,后用武火,至白米變黃,再用文火繼續煉至米變黑色。去火,放冷,除去泥土,將碗取下,碗壁上的紅色升華恤稱為紅升,碗底黃色升華物稱為黃升,鍋底的結塊即升藥底。用刀鏟下后,密封避光貯存。研細末入藥,陳久者良。

        【性味歸經】報據制造時成品在容器內部的部位不同,顏色亦異,分為紅升(紅粉)、黃升(黃升丹)、升藥底3種規格。紅升以色紅、塊片不碎、有光澤者為佳。黃升以色橙黃、塊片不碎、有光澤者為佳。升藥底以淡黃色、純凈者為佳。

        辛,熱。有大毒。歸肺、脾經。

        升藥的用法用量

              外用微量,研極細末,干摻或調敷,或以捻沾藥粉用。為便于掌握劑量,多與煅石膏配伍研末外用。

        升藥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拔毒化腐,排膿生肌。

        【作用】

        1、癰疽潰后,膿出不暢

        本品有良好的拔毒化腐排膿作用,為外科要藥。用治癰疽潰后,膿出不暢,常配煅石膏研末外用。隨病情之不同,而配伍比例亦不同。治癰疽初潰,膿毒盛,腐肉不去者,煅石青與升藥之比為1:9,稱九轉丹,其拔毒化腐排膿力最強,可將藥物撒于患處也可將藥物粘附棉紙上,插入膿腔中;膿毒較盛者,煅石膏與升藥之比為 5:5,稱五五丹,其拔毒排膿力較強。

        2、瘡瘍久潰,不能收口

        本品既能拔毒提膿,少量使用又能去腐生肌,對瘡瘍后期,膿毒較輕,腐肉不去新肉難生,不能收口者,可用煅石膏9份配升藥1份,稱為九一丹,研勻備用。用時,清洗創面后,以干粉撤于患處,可收拔毒生肌之效。

        3、梅毒惡瘡,下疳腐爛

        本品內服亦有攻毒之功,可用治梅毒惡瘡,多入丸散服用,如《消滅梅毒的好方法》(河南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書中用三仙丹配輕粉、玄明粉、僵蠶、珍珠等制成三仙丹合劑口服,同時配服清血搜毒丸(血竭、廣木香、青木香、巴豆的功效與作用霜、兒茶、丁香)并用土茯苓的功效與作用的功效與作用、金銀花的功效與作用、青黛、薄荷的功效與作用、冰片等煎水漱口用治下瘡腐爛,可用升丹0.9g,橄欖炭0.9g,冰片0.3g,研極細末,用麻油調敷或干摻患處。

        拓展閱讀:使用注意

        1、本品有大毒,一般不作內服,只作外用。孕婦及體弱之人忌用。

        2、本品與膿水接觸后,能生成汞離子,通過皮膚創面亦可被人體吸收而引起汞中毒。因此,外用亦不可大量待續使用。

        3、本品拔毒化腐作用強烈,外瘍腐肉已去或膿水已盡者,不宜用;凡潰瘍接近口、目、乳頭、臍中者亦應慎用。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牽牛子粥的做法是非常簡單的,我們需要用到的食...
              中醫與中華民族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千百年來,...
              治肝氣不和,脅肋刺痛如擊如裂者:青皮八兩(酒...
              出汗是正常生理現象,它有助于調節體溫、促進體...
              藁本,中藥名,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Ligus...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荆州市| 大悟县| 莒南县| 新宁县| 安溪县| 抚宁县| 梧州市| 西充县| 天柱县| 阳原县| 屏东县| 元氏县| 克山县| 怀仁县| 保定市| 遵义县| 措美县| 宣化县| 九寨沟县| 海原县| 南江县| 金山区| 井陉县| 确山县| 乐清市| 柳江县| 岢岚县| 灌阳县| 满洲里市| 郁南县| 富平县| 慈利县| 贞丰县| 新竹县| 萍乡市| 通城县| 浏阳市| 桑植县| 临湘市| 英山县| 玉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