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薷的常見選方

          發布時間:2015-04-10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香薷為較長用中藥,始載《名醫別錄》,列為中品。

        別名:江香薷,香茹。

        來源: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海洲香薷的干燥全草,野生或栽培。

        產地:海州香薷,中南、華東、西南、西北等地均產。華薺寧,分布于江南各省,主產于廣西,湖北、湖南等省,多為野生。

        香薷的選方

        治脾胃不和,胸膈痞滯,內感風冷,外受寒邪,憎寒壯熱,身體疼痛,肢節倦怠,霍亂嘔吐,脾疼翻胃,中酒不醒,四時傷寒頭痛:香薷(去土)二兩,甘草(炙)半兩,白扁豆(炒)、厚樸(去皮,姜汁炒)、茯神各一兩。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沸湯入鹽點服。(《局方》香薷湯)

        治霍亂吐利,四肢煩疼,冷汗出,多渴:香薷二兩,蓼子一兩。上二味粗搗篩。每服二錢匕,水一盞,煎七分,去渣溫服,日三。(《圣濟總錄》香薷湯)

        治霍亂腹痛吐痢:生香薷(切)一升,小蒜一升(碎),厚樸六兩(炙),生姜十兩。上四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得吐痢止,每服皆須溫。(《救急方》香薷湯)

        治暴水風水氣,水腫,或瘡中水,通身皆腫:干香薷一斤,白術七兩。上二味搗術下篩;濃煮香薷取汁,和術為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日夜四、五服,利小便極良。夏取花、葉合用亦佳。忌青魚、海藻、菘菜、桃、李、雀肉。(《僧深集方》香薷術丸)

        治舌上忽出血如鉆孔者:香薷汁服一升,日三。(《肘后方》)

        傷暑(暑天臥濕當風,或生冷不節,頭痛發熱,轉筋,干嘔,四肢發冷等)。用香薷一斤、厚樸(姜汁炙過)、白扁豆(微炒)各半斤,銼散。每服五錢,加水二碗,酒半碗,煎成一碗,放水中等冷定后服下。連進二服,很有效。此方名"香薷飲"。方中的扁豆,可用黃連(姜汁炒)代替。

        水腫:香薷五十斤,銼入鍋中,加水久煮,去渣再濃煎,濃到可以捏丸時,即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丸,一天服三次,藥量可以逐日加一點以小便能暢為愈。此方名"香薷煎"。又方:香薷葉一斤,水一斗,熬爛,去渣,再熬成膏,加白術末七兩作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米湯送下。此方名"深師薷術丸"。

        心煩脅痛。用香薷搗搗汁一、二升服。

        鼻血不止。用香薷研累,水沖服一錢。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風濕痛藥酒使用說明以及患上風濕的原因,大家一...
              到底中醫的“腎虛”和西醫的“腎炎”或“腎衰”...
              藁本,中藥名,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Ligus...
              炎炎夏季,想要一款潤嗓緩解疲勞,并且能緩解宿...
              定義肝氣郁結證情志不遂,肝之疏泄失職,氣機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仁布县| 静宁县| 莱西市| 陕西省| 阿拉尔市| 潞西市| 湖南省| 富源县| 曲周县| 安化县| 荆州市| 雷波县| 双峰县| 新田县| 寿光市| 合江县| 京山县| 枝江市| 延津县| 安乡县| 桃源县| 鱼台县| 巴彦淖尔市| 新营市| 孝昌县| 黑山县| 浪卡子县| 古田县| 中超| 逊克县| 综艺| 婺源县| 双流县| 建平县| 崇仁县| 从江县| 华池县| 汉阴县| 河北省| 松桃| 肃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