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芙蓉的簡介

          發布時間:2015-06-11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芙蓉花又稱木芙蓉,木芙蓉晚秋開花,因而有詩說其是“千林掃作一番黃,只有芙蓉獨自芳”。木芙蓉花期長,開花旺盛,品種多,其花色、花型隨品種不同有豐富變化,是一種很好的觀花樹種。

        由于花大而色麗,中國自古以來多在庭園栽植,可孤植、叢植于墻邊、路旁、廳前等處。特別宜于配植水濱,開花時波光花影,相映益妍,分外妖嬈,所以《長物志》云:“芙蓉宜植池岸,臨水為佳”。因此有“照水芙蓉”之稱。此外,植于庭院、坡地、路邊、林緣及建筑前,或栽作花籬,都很合適。在寒冷的北方也可盆栽觀賞。

        芙蓉花因光照強度不同,故引起花瓣內花青素濃度的變化。木芙蓉的花早晨開放時為白色或淺紅色,中午至下午開放時為深紅色。人們把木芙蓉的這種顏色變化叫“三醉芙蓉”、“弄色芙蓉”。有些芙蓉花的花瓣一半為銀白色,一半為粉紅色或紫色,人們把這種芙蓉花叫做“鴛鴦芙蓉”。因為園藝科技的進步,人們培養了復色芙蓉花,使其花瓣上鑲有彩邊、彩色條紋、斑塊、斑點等,花朵也更加碩大,花期更為長久。

        莖具星狀毛或短柔毛。葉大,闊卵形而近于圓狀卵形,掌狀5-7裂,邊緣有鈍鋸齒,兩面均有黃褐色絨毛,花形大而美麗,生于枝梢,單瓣或重瓣,花梗長5一8厘米,著生小苞8枚,萼短,鐘形,10一11月開花,清晨開花時呈乳白色或粉紅色,傍晚變為深紅色。蒴果,球形。

        芙蓉花的作用:

        芙蓉花的花、葉、根富含黃酮酣、金絲桃甙、菊糖甙、酚類、還原糖等藥物成分,均可入藥。中醫認為,芙蓉花性平味辛,有清熱、涼血、解毒、消腫、排毒之功,適用于肺熱咳嗽、月經過多、白帶過多、癰疽腫毒、疔瘡、水火燙傷等疾病?!侗静菥V目》言其“治一切大小癰疽,腫毒惡瘡,消腫,排膿,止痛”。

        藥理研究表明木芙蓉含黃酮甙、花色甙等成分,其花的水煎劑對溶血性鏈球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其葉的水煎劑則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用木芙蓉花加凡士林,配成20%的軟膏,對治療局部化服性感染有顯著效果。

        性味歸經:

        微辛,涼。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消腫排膿,涼血止血。用于肺熱咳嗽,月經過多,白帶;外用治癰腫瘡癤,乳腺炎,淋巴結炎,腮腺炎,燒燙傷,毒蛇咬傷,跌打損傷。有名的“玉露散”和“芙蓉花油”就是用木芙蓉的花和葉制成的。

        采集:

        夏秋摘花蕾,曬干,同時采葉陰干研粉貯存;秋、冬挖根、曬干。

        用法用量:

        15~50克;外用適量,以鮮葉、花搗爛敷患處或干葉、花研末用油、凡士林、酒、醋或濃茶調敷。

        芙蓉花有清熱涼血、消腫排膿等功效,適用于熱癤、瘡癰、乳癰及肺熱咳嗽、肺癰等病癥;又可用於血熱引起的崩漏,常與蓮蓬殼配合同用。

        芙蓉葉與花的功用相似,一般常作外用,能消腫定痛,適用于熱癤、疔瘡、癰腫、水火燙傷及臀部注射針劑后引起的腫塊不消等癥。

        一般用量:

        芙蓉花9-15克,大劑量可用30克,煎服。芙蓉葉外用適量。鮮葉洗凈,搗爛外敷;乾葉研細,叫'玉露散',用蜂蜜水或麻油調成糊狀,敷於患處,每24小時換藥1次。敷后有清涼感覺,是好的現象。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風濕痛藥酒使用說明以及患上風濕的原因,大家一...
              炎炎夏季,想要一款潤嗓緩解疲勞,并且能緩解宿...
              藁本,中藥名,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Ligus...
              身體的健康對于一個人來說,不但能保障自己生活...
              巴豆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治療自身容易出現消化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息烽县| 抚远县| 平原县| 汕尾市| 乌海市| 庐江县| 文山县| 彭阳县| 隆德县| 靖西县| 同心县| 乡城县| 东乌珠穆沁旗| 通辽市| 阿克陶县| 平阳县| 北安市| 宁安市| 大名县| 松桃| 崇州市| 鹿泉市| 中牟县| 神池县| 贵德县| 鹤山市| 天长市| 盐边县| 新竹市| 东至县| 乐山市| 金塔县| 肇州县| 嘉定区| 水城县| 巫山县| 鹿邑县| 赣榆县| 海南省| 梁河县| 普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