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黃連和黃連的區(qū)別以及藥用附方

          發(fā)布時間:2015-11-29   來源:中華康網(wǎng)   
            手機查看

        胡黃連與黃連,名稱相似,且均為苦寒清熱燥濕之品,善除胃腸濕熱,同為治濕熱瀉痢之良藥。然胡黃連善退虛熱,除疳熱;而黃連則善清心火,瀉胃火,為解毒要藥。

        胡黃連的藥用附方

        1、治肥疳熱:川黃連五錢,胡黃連五餞,朱砂一錢(另研)。上二物為細末,入朱砂末,都填入豬膽內(nèi),用淡漿水煮,以杖于銚子上用線釣之,勿著底,候一炊久取出,研入蘆薈、麝香各一分,飯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五、七丸至二、三十丸,米飲下,食后。(《小兒藥證直訣》胡黃連丸)

        2、治吐血、衄血:生地黃、胡黃連各等分。上為末,用豬膽汁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臨臥煎茅花湯送下。(《普濟方》胡黃連散)

        3、治小兒疳熱,肚脹,潮熱,發(fā)焦:胡黃連五錢,靈脂一兩。為末,雄豬膽汁和丸綠豆大。米飲服,每服一、二十丸。(《全幼心鑒》)

        4、治傷寒勞復身熱,大小便赤如血色者:胡黃連一兩,山梔子二兩(去皮,入蜜半兩拌和,炒令微焦)。二味搗羅為末,豬膽汁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用生姜二片,烏梅一個,童子小便三合,漫半日,去滓,食后暖小便令溫下十丸,臨臥再服。(《本草圖經(jīng)》)

        5、治痢血:胡黃連、烏梅肉、灶下土等分。為末。臘茶清調(diào)下,食前、空腹溫服。(《蘇沈良方》三物散)

        6、治小兒盜汗,潮熱往來:胡黃連,柴胡等分。羅極細,煉蜜和丸如雞頭大。每服二丸至三丸,銀器中用酒少許化開,更入水五分,重湯煮三二十沸,放溫,食后和滓服。(孫用和)

        7、治熱痢腹痛:胡黃連末,飯丸梧子大。每米湯下三十丸。(《鮮于樞鉤玄》)

        8、治嬰兒赤目:茶調(diào)胡黃連末,涂手足心。(《濟急仙方》)

        9、治痔瘡疼腫,不可忍者:胡黃連末,鵝膽汁調(diào)涂之。(《孫天仁集效方》)

        10、治楊梅瘡毒:胡黃連、豬胰同煮服。(《本草求原》)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牽牛子粥的做法是非常簡單的,我們需要用到的食...
              出汗是正常生理現(xiàn)象,它有助于調(diào)節(jié)體溫、促進體...
              身體的健康對于一個人來說,不但能保障自己生活...
              風濕痛藥酒使用說明以及患上風濕的原因,大家一...
              中醫(yī)與中華民族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千百年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汝城县| 台山市| 宣化县| 屏山县| 平果县| 弥勒县| 临沧市| 修武县| 班戈县| 朝阳区| 炎陵县| 怀柔区| 朝阳县| 兴义市| 叶城县| 神池县| 兴国县| 平潭县| 襄樊市| 衡阳市| 竹溪县| 常山县| 东辽县| 肃南| 泸水县| 兴义市| 都安| 深泽县| 祥云县| 都昌县| 松阳县| 长治县| 康乐县| 渑池县| 双城市| 鲁山县| 和顺县| 栾川县| 长顺县| 读书| 光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