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姜和干姜的區(qū)別

          發(fā)布時(shí)間:2016-07-26   來源:中華康網(wǎng)   
            手機(jī)查看

        炮姜和干姜兩者,有很多人都混為一談,現(xiàn)在一起來了解一起炮姜和干姜吧,看看兩者有什么區(qū)別。

        炮姜和干姜的區(qū)別

        炮姜:為干姜炒至表面微黑、內(nèi)呈棕黃色而成,性味苦、辛、溫。具有溫中散寒、溫經(jīng)止血的功效。炮姜的辛燥之性較干姜弱,溫里之力不如干姜迅猛,但作用緩和持久,且長于溫中止痛、止瀉和溫經(jīng)止血。可用于中氣虛寒的腹痛、腹瀉和虛寒性出血。如用于脾胃虛寒之腹痛、腹瀉、霍亂轉(zhuǎn)筋的附子理中丸,治脾胃虛寒便血的艾葉丸。

        干姜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莖,歷史上先后有鮮姜、干姜、煨姜、炮姜、姜炭等出現(xiàn),且性味、功效各不相同。

        干姜:為姜的干燥根莖,性味辛、熱。具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飲的功效。由于干姜能守能走,性熱而偏燥,故對中焦寒邪偏盛而兼濕者以及寒飲伏肺的喘咳頗為相宜,又因?yàn)榱λ俣饔幂^強(qiáng),用于回陽救逆,其效甚佳。常用于脘腹冷痛、嘔吐泄瀉、肢冷脈微、痰飲喘咳等癥的治療。如用于溫中散寒的大建中湯、理中丸,回陽救逆的四逆湯,溫肺散寒而化痰飲的小青龍湯。

        干姜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其炮制品炮姜最早記載于漢《傷寒論》。至宋代,《太平圣惠方》中所載干姜除“炮”外,又出一“炮炭”即姜炭。故此可以認(rèn)為姜炭從宋代開始為干姜的又一炮制品。明代繆希壅在《炮制大法》中指出干姜: “若產(chǎn)后血虛發(fā)熱及止血俱炒黑,溫中炮用,散寒邪理肺氣止嘔生用”。《本草崇原》中指出:“后人以干姜炮黑謂之炮姜,姜味本辛,炮過則辛味稍減,若炮制太過,本質(zhì)不存,謂之姜炭,其味微苦不辛,其質(zhì)輕浮不實(shí),又不及炮姜之功能”。《全國中藥炮制規(guī)范》明確把兩者區(qū)分開:“炮姜溫中散寒,用于脾胃虛寒腹痛吐瀉。姜炭溫經(jīng)止血,主治吐衄崩漏,陰虛失血”。故可以認(rèn)為炮姜、姜炭應(yīng)該是干姜的兩種不同炮制品。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巴豆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治療自身容易出現(xiàn)消化不...
              身體的健康對于一個(gè)人來說,不但能保障自己生活...
              風(fēng)濕痛藥酒使用說明以及患上風(fēng)濕的原因,大家一...
              中醫(yī)與中華民族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千百年來,...
              到底中醫(yī)的“腎虛”和西醫(yī)的“腎炎”或“腎衰”...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英德市| 从江县| 连平县| 建昌县| 甘肃省| 武鸣县| 龙岩市| 雷波县| 贵港市| 平舆县| 武隆县| 黄浦区| 富川| 漳浦县| 南通市| 鞍山市| 上思县| 绥德县| 夏河县| 临夏市| 凤冈县| 榆社县| 大兴区| 河东区| 华蓥市| 翁源县| 西林县| 扎兰屯市| 库尔勒市| 广德县| 青田县| 元朗区| 武川县| 富源县| 青浦区| 满洲里市| 五原县| 准格尔旗| 广宁县| 新密市| 嘉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