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葉石膏湯是治療什么病癥的

          發(fā)布時(shí)間:2017-01-09   來源:中華康網(wǎng)   
            手機(jī)查看

        竹是一種植物,古人用以表現(xiàn)氣節(jié)正直挺拔,其廣泛的遍布在我國長江流域,四川,浙江等地,清代鄭燮《新竹》中有記: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干為扶持;中醫(yī)取新鮮竹葉入藥,便成了一味中藥材,再以古代醫(yī)家智慧,配以石膏、人參等諸多輔藥,便成了一劑有名的方劑——竹葉石膏湯,可是,大家只聽說了竹葉石膏湯,知道竹葉石膏湯是治療什么病癥的嗎?

        竹葉石膏湯

        竹葉石膏湯人參,麥冬半夏甘草臨,更加粳米同煎服,清熱益氣養(yǎng)陰津。這是竹葉石膏湯的歌訣,從這里可以了解到竹葉石膏湯的配伍組成,服用方法以及主要功效。下面我們就來詳細(xì)介紹一下竹葉石膏湯。

        竹葉石膏湯,中醫(yī)方劑名。為清熱劑,具有清氣分熱,清熱生津,益氣和胃之功效。主治傷寒、溫病、暑病余熱未清,氣津兩傷證。身熱多汗,心胸?zé)幔瑲饽嬗麌I,口干喜飲,氣短神疲,或虛煩不寐,舌紅少苔,脈虛數(shù)。臨床常用于治療流腦后期、夏季熱、中暑等余熱未清、氣津兩傷者。

        竹葉石膏湯的處方是:竹葉、石膏、人參、麥冬、半夏、甘草、粳米。取竹葉6g,石膏50g,人參6g,麥冬20g,半夏9g,甘草6g,粳米10g,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內(nèi)粳米,煮米熟,湯成去米,溫服一升,日三服,可以清熱生津,益氣和胃。

        本方用于傷寒、暑病、溫病余熱未清、氣津兩傷證。臨床應(yīng)用以身熱多汗、心胸?zé)幔瑲饽嬗麌I,氣短神疲,舌紅少苔,脈虛數(shù)為辨證要點(diǎn)。若胃陰不足,胃火上逆,口舌糜爛,加石斛、天花粉清熱養(yǎng)陰生津;胃火熾盛,消谷善饑,舌紅脈數(shù)者,可加知母、天花粉以增強(qiáng)清熱生津之效;氣分熱猶盛,可加知母、黃連,增強(qiáng)清熱之力。本方清涼質(zhì)潤,如內(nèi)有痰濕,或陽虛發(fā)熱,均應(yīng)忌用。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吃花生要連紅皮一起吃”,花生外面那層薄薄的紅...
              巴豆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治療自身容易出現(xiàn)消化不...
              藁本,中藥名,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Ligus...
              定義肝氣郁結(jié)證情志不遂,肝之疏泄失職,氣機(jī)郁...
              治肝氣不和,脅肋刺痛如擊如裂者:青皮八兩(酒...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海县| 泰来县| 敦化市| 巴中市| 平原县| 喀喇| 徐闻县| 黄骅市| 东安县| 钦州市| 黑龙江省| 宁国市| 大足县| 东方市| 团风县| 临邑县| 新乡县| 舒城县| 内丘县| 广宁县| 大石桥市| 饶阳县| 隆化县| 甘孜县| 蛟河市| 镇沅| 宁德市| 屯留县| 西昌市| 方山县| 柘荣县| 岐山县| 广平县| 平湖市| 册亨县| 青海省| 信丰县| 玉林市| 腾冲县| 安宁市| 边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