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黃附子甘草湯的作用

          發布時間:2017-01-11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季節變換,身體就會很容易不適,甚至生病,這時候就需要一些東西來讓自己變健康,適當的喝些中藥,是很不錯的方法,其中你對麻黃附子甘草湯了解多少呢?麻黃是《中國藥典》收錄的草藥,藥用來源為麻黃科植物草麻黃、中麻黃或木賊麻黃的干燥草質莖,附子,又名烏頭或附片,別名:草烏、鹽烏頭、鵝兒花、鐵花、五毒,甘草,別名:國老、甜草、烏拉爾甘草、甜根子,豆科、甘草屬多年生草本,根與根狀莖粗壯,是一種補益中草藥,那么麻黃附子甘草湯是什么?

        麻黃附子甘草湯

        麻黃附子甘草湯,中醫方劑名。具有解表散寒,固本通陽的功效,主治少陰病,惡寒身疼,無汗,微發熱,脈沉微者。

        麻黃細辛附子湯與麻黃附子甘草湯均治陽虛外感風寒證。但前方證病重勢急,外寒與里寒均較重,故以麻、附配細辛,助陽發汗,使表里之邪速解,后方證病輕勢緩,故用麻、附配甘草,助陽益氣而微發汗,使表里之邪緩解。此正是“病有輕重,治有緩急”之義。

        《金鑒》對其描述:“此少陰脈而表反熱,便于表劑中加附子以預固其陽,是表熱陽衰也。夫發熱無汗太陽之表,脈沉但欲寐少陰之里,設用麻黃開腠理,細辛散浮熱,而無附子以固元陽,則太陽之微陽外亡。惟附子與麻黃并用,則寒邪散而陽不亡,此里病及表,脈沉而當發汗者,與病在表脈浮而發汗者徑庭也。”《準繩·傷寒》對其描述:“麻黃、甘草之甘以散表寒,附子之辛以溫寒氣。”《古方選注》對其描述:“以熟附固腎,不使麻黃深入腎經劫液為汗,更妙在甘草緩麻黃,于中焦取水谷之津為汗,則內不傷陰,邪從表散,必無過汗亡陽之慮矣?!?/p>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巴豆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治療自身容易出現消化不...
              出汗是正常生理現象,它有助于調節體溫、促進體...
              牽牛子粥的做法是非常簡單的,我們需要用到的食...
              身體的健康對于一個人來說,不但能保障自己生活...
              定義肝氣郁結證情志不遂,肝之疏泄失職,氣機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绍兴市| 黄骅市| 罗平县| 鲁山县| 昌江| 克什克腾旗| 钟祥市| 永平县| 长白| 调兵山市| 通州市| 崇礼县| 花莲县| 株洲市| 静乐县| 南丹县| 仲巴县| 泉州市| 怀宁县| 隆安县| 北海市| 鄯善县| 伽师县| 分宜县| 绥中县| 巍山| 繁昌县| 巴东县| 当阳市| 和林格尔县| 咸阳市| 淅川县| 中阳县| 内丘县| 天峨县| 鸡泽县| 淮南市| 商水县| 苏尼特右旗| 富川|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