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葉的作用與功效

          發布時間:2017-02-07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中醫是中國的名片,淵源流傳,沒有中醫的中華民族是很難想象的,在中醫中,中藥又是基礎地位,《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是藥書經典,里面對艾葉的作用與功效都有詳細記載;艾葉,別名:艾、冰臺、艾蒿、醫草、灸草、蘄艾;莖直立,圓形,質硬,基部木質化,被灰白色軟毛,從中部以上分枝。中藥來源為艾的干燥葉;春、夏二季,花未開、葉茂盛時采摘,曬干或陰干;有理氣血,逐寒濕;溫經,止血,安胎的功效;治心腹冷痛,泄瀉轉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經不調,崩漏,帶下,胎動不安,癰瘍,疥癬。

        艾葉的作用與功效

        臨床應用

        1、治胎動不安:有下腹痛和陰道流血(先兆流產),常配阿膠止血,四物湯(去川芎)調和血脈,再加桑寄生、黃芩、續斷等加強安胎作用,方入膠艾四物湯加減。

        2、治虛寒出血,尤其婦科崩漏、月經過多:艾葉炭作為輔助藥,與血余炭、陳棕炭、側柏葉等同用,再隨證配補益藥和收澀藥。

        3、治寒證腹痛,例如婦女經痛而見證屬寒者:可用艾葉、香附輔助四物湯溫經止痛(寒甚可加干姜、肉桂)。

        4、治濕疹癬癩等皮膚?。?/strong>內癰艾葉祛寒濕,常配蟬蛻、蒺藜、防風、黃芪等水煎服;外用則以艾葉30g、雄黃0.6g,硫磺0.6g,制成艾卷炙患部,或煎水熏洗,效果較好。

        5、艾絨可作為溫炙的材料用。

        毒副作用

        口服大量艾葉制劑后,約半小時即出現中毒癥狀:喉干口渴,胃腸不適,惡心,嘔吐,繼而全身無力,頭暈耳鳴,四肢震顫乃至痙攣(中樞神經系統高度興奮引起),痙攣發作后全身肌肉弛緩,缺乏張力,甚至癱瘓。由于神經反射及血管本身受損,可招致子宮充血、出血,孕婦甚至流產。亦可引起肝細胞代謝障礙,而致中毒性黃疸和肝炎。由于主要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痊愈后亦常有健忘,幻覺等后遺癥。慢性中毒者則有感覺過敏、共濟失調、幻想、神經炎、癲癇樣痙攣等癥狀出現。

        如遇口服中毒者,首先清洗胃腸道,用骨炭粉吸收,并置病人于安靜及光線較暗之房內,避免外來刺激,給予鎮靜劑,保護肝臟機能,以及其他一般內科常規對癥治療。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牽牛子粥的做法是非常簡單的,我們需要用到的食...
              炎炎夏季,想要一款潤嗓緩解疲勞,并且能緩解宿...
              中醫與中華民族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千百年來,...
              身體的健康對于一個人來說,不但能保障自己生活...
              吃花生要連紅皮一起吃”,花生外面那層薄薄的紅...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兴县| 新昌县| 玉田县| 和田县| 深水埗区| 汾西县| 常山县| 札达县| 涡阳县| 个旧市| 灯塔市| 稻城县| 建水县| 绿春县| 洛扎县| 通海县| 大理市| 安岳县| 德保县| 菏泽市| 天台县| 南开区| 昌都县| 长沙县| 临安市| 镇原县| 申扎县| 浦江县| 丰镇市| 盈江县| 江都市| 富民县| 敦化市| 新竹县| 博爱县| 太白县| 双江| 黑河市| 西林县| 灵武市| 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