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癥的介入治療-經頸內靜脈肝內門腔分流術(簡稱TIPS)。肝硬化是我國一種常見疾病,失代償期常表現為門靜脈高壓癥:即反復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大出血、頑固性胸腹水,嚴重危及患者的生命。以往內科保守與外科分流、斷流不能有效降低門靜脈壓力。TIPS是一種治療門靜脈高壓癥的新方法,是采用導絲、導管技術,在肝內門靜脈與肝靜脈之間置入金屬支架,建立一分流通道,以降低門靜脈的壓力,并且對已曲張的食道和胃底靜脈進行栓塞,達到止血效果。適用于反復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頑固性胸、腹水和內外科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
對于無法控制的出血患者,TIPS止血和降低死亡率的效果遠遠優于外科食道靜脈曲張縫扎術。TIPS在預防再出血及治療頑固性腹水方面上明顯優于內鏡治療及穿刺放腹水。鑒于其低侵襲性、無需全麻及操作難度低等優點,TIPS在歐美國家已逐漸取代外科分流在治療門脈高壓癥的地位。經過TIPS治療,大部分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得到改善,腹水減輕或消失,內鏡檢查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大為減輕或消失。TIPS具有技術可行、安全性高、可重復操作,效果明顯、療效確切、創傷小、分流和斷流并舉的優點。對于急性出血的高風險肝硬化來說,早期應用TIPS可以提高患者的1年生存率,降低再出血的發生率。
自經頸靜脈肝內門腔靜脈分流術(TIPS)這種放射介入學技術引入臨床以來,已經成為控制門靜脈高壓出血、難治性腹水的一種主要治療選擇。本法特別適合于肝硬化、門靜脈高壓,門靜脈大量血栓所致的反復靜脈曲張出血,曾行脾切除,外科門-腔靜脈分流術后再出血患者的治療。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