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碰到很多這樣的病例,肝硬化患者脾大,脾功能亢進,白細胞、血小板都很低,有的還有食道胃靜脈曲張。所以都來要求切除脾臟,理由是可以去除脾亢提升白細胞、血小板和治療貧血,甚至預防吐血,減少腹水。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外科黃楊卿
我想說這樣治療沒錯,確實是一度廣泛采用的方法,救治了不少患者。但醫學不是一塵不變的,畢竟這只是一種治療手段。我每次都會問患者你是來治病還是手術的?答案很簡單:治病。既然如此,就應該選擇合適的方法來解決問題,要兼顧療效、風險和費用支出。首先,這些情況的根子是肝硬化,切脾不能解決根本只是控制癥狀,減少吐血的風險,治標不治本。其次,對于白細胞血小板低,很多人擔心容易感染及出血,但實際情況是這類患者因為這樣發生感染和出血的機會極少。因為凝血和免疫功能的好壞不是兩個指標就決定的。
回到我們說治療方法的選擇上,大家現在都知道腹腔鏡切除膽囊創傷小,恢復快,都愿意在必要時選擇而不愿意開腹手術。同樣道理,切脾是高風險手術,如果簡單安全的方法能解決為什么不選擇?目前我們對脾亢的威脅不再如以前那么恐懼,患者可以不在干預的情況下長期生存。而且現在有介入,胃鏡等方法來控制脾亢、預防和治療出血,只有在這些方法無效的情況下再考慮手術,患者的痛苦和安全能更好的保障。這是目前國內外治療指南推薦的診療路線。不論手術還是藥物,胃鏡,介入都是治標之法,肝硬化根子不除都不能徹底解決問題,所以這時候不應該將不徹底又風險大的手術作為首選。而是應該將力量用在治療肝硬化肝炎上,包括抗病毒治療,保肝治療,肝臟衰竭的有條件選擇肝移植。合理合適合時機的選擇治療才是正道。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