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的治療應該綜合治療,包括飲食起居,要避免飲酒及勞累。乙肝引起的要抗病毒治療。甲胎蛋白升高,應警惕肝癌,要定期復查,如和谷丙轉氨酶同步變化,可能是肝細胞炎癥引起的,如果二者分離,則要高度警惕。費用需要根據患者的病情考慮的,如果不能及時治療,可能會出現以下的并發癥,不僅治療的費用會增多,還會加大患者的痛苦。
肝性腦病,也就是肝昏迷,是導致肝硬化患者死亡的最常見的原因。它屬于消化內科類疾病,是由非常嚴重的肝病所引起的,主要的表現癥狀是意識障礙、昏迷、血壓下降、大小便失禁等。該病的患病人數比例大概是0.00009%,而治愈率約為70%,視患者的具體病情,治療的周期大概在1到3個月。
肝硬化患者還會產生一些感染類的疾病,如支氣管炎、肺炎、結核性腹膜炎、原發性腹膜炎、膽道感染以及革蘭陰性桿菌敗血癥等等。其中,原發性腹膜炎發生的概率約為3%到10%。該病的發生多是由于大腸埃希桿菌引起的,其患者多有大量腹水,主要的臨床表現有發熱、腹痛、腹脹等。少數患者雖沒有腹痛和發熱的癥狀,但是卻有低血壓、休克、頑固性腹水和進行性肝功能衰竭等臨床表現。
肝硬化并發頑固性腹水的時候,如果得不到合理的治療,又或者是治療的效果不是很理想,患者很容易出現肝腎綜合征。這種病癥的主要表現是少尿、無尿、低血鈉、低尿鈉等。肝腎綜合征主要發生在失代償肝硬化時期,伴隨有低蛋白血癥、門脈高壓癥和高度腹水。此類患者會因為無尿而出現氮質血癥,并最終死于尿毒癥。
肝硬化患者還會誘發上消化道大出血,該并發癥多是由于食管和胃底靜脈曲張的破裂所導致的。患者會出現嘔血、大便色黑的癥狀,如果出血量太多的話,就很有可能會引發休克。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本就存在問題,出血又會丟失大量的血漿蛋白,導致腹水的形成。一般正常人的腹腔中有少量的液體,大約為50ml,而當液體量在200ml以上時,即稱為腹水。而且出血之后,原來腫大的脾臟會縮小,甚至消失。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