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的基本檢查方法:
㈠一般選擇坐位,有些損傷可涉及上肢感覺,和運動,所以要時需脫去上衣,露出頸部和兩側肩部及上肢。患者兩肩放,兩臂下垂,雙目前視。首先觀察形態,頭部能否自由移動,需要旁視時是否要將身體一起 轉動;能否支持頭部的重量,是否需用手扶持下額。檢查頭頸部有無向側方歪斜,頸部有無腫物及瘢痕,如先天性斜頸,可見單側肌肉痙攣縮短,甚至影響到顏面和兩肩的不對稱,頸椎間盤突出癥、落枕等亦可見到頸側彎。其次觀察頸椎生理曲度,病人生理曲度變直或后凸,多數為寰樞椎半脫位、頸椎骨折或脫位、頸椎間盤突出癥等;少數患者頸椎生理前凸加大,如項筋膜炎。吻性棘突等。
㈡ 囑患者頸部略前屈,約30度左右,醫者用左手扶住病人前額部以固定頭部 ,用右手拇指先觸到枕骨結節,然后向下再觸到第2頸椎棘突作定位,由此向下按順序觸摸第3、4、5、6、7頸椎棘突、扭傷或落枕壓痛多在棘間韌帶或項肌。頸椎棘突問如觸到痛性硬結或索條可能是項韌帶鈣化、棘突間韌帶損傷或存吻性棘突。頸椎病或頸椎間盤突出癥壓痛多在患側的下部頸椎旁以及 肩胛內上角處,且向患側上肢放射、棘突上滑囊炎在棘突上有明顯的淺壓痛,頸椎骨折、脫位則有深壓痛。頸項部棘突兩側如有廣泛壓痛,多為肌肉或 筋膜有損傷或慢性炎癥。
㈢ 頸椎可作前屈、后伸、左右側屈、左右旋轉等動作。檢查的重點在于觀察 運動是否自如,有無運動障礙,應排除代償動作要固定雙肩使軀干不參與運 動、環枕關節和環樞關節的功能最重要,如有病變或固定時,可使頸部的旋轉及伸屈功能喪失50%左右。椎間盤突出癥則一般患側側屈及后伸受限。頸 椎骨關節病旋轉時有摩擦感或摩擦音。注意,對頸椎骨折脫位患者不能作運 動檢查,以免造成脊髓損傷。
㈣ 患者端坐,檢查人用一手平置患者頭頂,另一手握拳叩擊頭頂,患者若感 頸部疼痛不適或向上肢竄痛、麻木,即為陽性。用于診查頸椎病或脊柱損傷。椎間孔擠壓試驗:患者端坐,頭部略向患側傾斜并后伸。檢查人雙手交叉, 按住前額部向下用力。患者若感到頸痛并向上肢放射,即為陽性。用于頸椎病 的檢查。最好讓患者能準確地說出疼痛部位,以便定位。臂叢神經牽:患者端坐,頭微屈,檢查者立于患側。一手握住患者病側手腕,另一手放在患者病側頭部,雙手向相反方向推拉。若患者感到竄麻疼痛并向上 肢放射,即為陽性。
用于頸椎病的檢查:
分離:患者端坐,檢查者一手托住下頜,另一手托住枕骨部,向上提輕拉。 如患者感到頸部和上肢疼痛減輕即為陽性。用于診斷頸椎病。吞咽:患者端坐,令其作吞咽動作,如出現吞咽困難或頸部疼痛為陽性。如 患者能準確說出平日吞咽食物時有疼痛也為陽性體征。 多見于頸椎結核或有頸椎骨折、脫位等。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