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J,是個早產兒,從新生兒科出院一星期了,遵照醫囑來看兒童保健醫生,被告知生長測評未及格。一大家子人精心呵護,竟然不及格?要怎么喂養寶寶啊?
早產兒奶品種類
1.母乳:母乳的能量密度67kcal/100 ml。
2.母乳強化劑:含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一般按標準配制的強化母乳其能量密度80~85 kcal/100 ml。湘雅二醫院小兒營養保健科李介民
3. 早產配方奶:為早產兒在住院期間的專用配方,密能量度80 kcal/100 ml。
4.早產兒出院后配方奶:專為早產兒在出院后過渡期使用,提供的能量和營養成分介于早產兒配方奶和嬰兒配方奶之間,密能量度73kcal/100 ml。
5.嬰兒配方奶:普通足月兒的配方,能量密度67kcal/100 ml。
當然,這些奶類除了能量密度外,還有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含量與種類的差異。
喂養方式選擇
盡管早產兒出院時能滿足如下條件:體重達2000克,經口喂養能耐受,在室溫下體溫和各項生命體征穩定等,但因胎齡、出生體重、并發癥不同,喂養方式選擇不一。
1.母乳:對于出生體重>2000克、無營養不良高危因素的早產兒,母乳是出院后首先的選擇。
2. 母乳+母乳強化劑:極低出生體重兒和出院前營養狀況評價不佳者,強化母乳喂養至胎齡40周。此后降低能量密度,如根據生長情況半量強化(73 kcal/100 ml),按照一定的配比加入母乳中(不能直接沖水喝或加在奶粉里)。
3.早產兒配方奶:適用于胎齡〈34周,出生體重〈2000者,通常供住院期間使用。
4.早產兒出院后配方奶:適用于人工喂養的早產兒或母乳的補充。
5.嬰兒配方奶:適用于出生體重>2000克、無營養不良高危因素、出院后體重增長滿意的早產兒。
強化營養持續多久?
早產兒出院后強化營養是指以強化母乳、早產兒出院后配方奶進行喂養的方法。一方面,早產兒營養儲備先天不足,而出生后又要追趕性生長,需要更多的營養物質;另一方面,胃腸道發育不成熟,消化吸收能力差,使得供需矛盾突出,強化營養成了部分早產兒不二的選擇。強化營養能保證早產兒良好的生長和神經系統預后,但過度喂養會增加成年期慢性疾病的風險,如肥胖、代謝綜合征等。如何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把握強化營養時機?
一般強化營養至校正月齡(自預產期開始計算)3個月到6個月,亦可至1歲。對個體而言,何時轉奶,要在醫生指導下操作。早產兒出院后務必遵照醫囑定期隨訪,醫生將根據測量的體重、身長、頭圍計算生長速率;查閱百分位數表,以校正月齡與足月兒的生長標準進行比較;監測血液生化指標,進行綜合分析判斷,制定你家寶貝的方案。
在轉換配方奶時,應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如開始一天只加1次新配方,其余仍用老配方,觀察2~3天能適應的話再增加為一天2次新配方……直至完全更換為新配方。在轉換過程中,寶寶可能出現不習慣新口味或不耐受等情況,但慢慢會適應過來,不要著急。
如何添加輔食(過渡期食物引入)?
一般不早于校正月齡4個月,不遲于6個月。添加輔食過早,因胃腸道功能不成熟而出現嘔吐、腹瀉等;添加過晚則影響多種營養素的獲取、造成進食困難。在1歲以內,奶制品是主食,奶量不宜低于600ml。輔食量不要過多,但種類要多,才能獲得充足和均衡的營養物質,養成不挑食的好習慣。更多輔食添加內容,請參看《嬰兒輔食ABC》一文。
早產兒營養管理的目標:①促進追趕性生長;②預防營養缺乏和過剩;③保證神經系統的發育;④有利于遠期健康。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