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頸椎病推拿手法
-
參與醫生

頸椎病一般推拿治療原則主要以舒筋活血,理筋整復為主。一般多采用滾法、按法、揉法、拿法、拔伸,牽引或拔伸旋轉、拿、搓、擦等手法。
具體操作過程為患者一般正坐,醫者先分別按揉風池、天鼎、缺盆、肩井、肩中俞、肩外俞、肩髃、手三里、合谷、內關、外關、神門等相應穴位。
然后醫者站到患者的背后,用滾法放松頸肩部,上背部以及上肢的肌肉,一般是5-10分鐘,再用拿法,拿揉頸項部,并配合推橋弓,推肩臂部,隨后做頸項部的拔伸。
臨床常用的拔伸法一般有兩種,一種是醫者站在患者背后,兩前臂側放于患者,兩側肩部向下用力,雙手大拇指頂在風池穴上方,切勿用力過猛,以免引起患者的頭暈,其余四指及手掌托起下頜部,并向上用力,前臂與手同時向相反的方向用力,把頸椎牽開,邊牽引邊使頭頸前屈、后伸,及向左右旋轉。
另一種拔伸法是屬于患者正坐,醫者站于患側,右肘關節屈曲,并托住患者下頜,手是扶健側顳枕部向上緩緩用力拔伸,并且同時做頸部的左右旋轉活動。
另一手指置于患處相應椎旁,所以頸部的活動在壓痛點上施按揉法。最后提拿兩側肩井,并搓患肩至前臂,反復幾次。臨床上治療本病的手法繁多,應該根據病情的表現不同,大夫可自行運用不同的手法來進行治療。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