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殘胃癌定義
-
參與醫生
山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朱少澤 副主任醫師

殘胃癌,教科書上是指原發病是良性疾病進行胃大部切除后5年以后發生的癌,也有指10年后發生的癌,5年以內發生不屬于這個范圍。有統計資料表明,殘胃癌在胃大部切除之后發生率是2%。患者殘胃癌是10年內發生的很少,基本沒有,高發期在20-25年,殘胃癌發生和原發病是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沒關系,主要和手術消化道重建方式有關。
現在胃大部切除后胃腸道重建方式有兩種方式,畢Ⅰ式和畢Ⅱ式,畢Ⅰ式指殘胃和十二指腸吻合,畢Ⅱ式指殘胃和空腸吻合。有統計資料表明畢Ⅱ式殘胃癌發生率大于畢Ⅰ式,所以殘胃癌發生原因,研究表明可能和胃切除后膽汁反流及腸道細菌入侵,引起吻合口感染腐蝕有關。現在中國教科書把良性病變基礎上5年以上發生的癌叫殘胃癌。日本是殘胃癌最高發的國家,手術水平是最高的國家。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