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臼復位后具體多久能好,與脫臼的部位、損傷的嚴重程度、后期進行功能鍛煉的程度都有很大的關系。
1. 如果是手脫臼,臨床上一般指腕關節脫位。如果腕關節脫位又復位,不伴有周圍軟組織、韌帶等損傷,一般固定2周左右能好。腕關節復位后,損傷相對較輕,通過及時復位,通常固定2周左右能好。但要繼續在不負重的情況下堅持功能恢復,一般2-12周,腕關節功能可以恢復到傷前的狀態。
2. 如果是經常性的脫臼,比如習慣性脫臼,可能需要較長時間的恢復。腕關節復位后,如果進行較微小的動作又出現脫位,考慮有腕關節結構,如周圍軟組織或韌帶等有損傷,影響腕關節的穩定性。應由醫生明確診斷,并決定是否需要修復或進行手術。一般2周不能好,需要較長時間的恢復。
3. 如果是中風,或支配腕關節周圍肌肉的神經出現問題等引起的腕關節脫位,應針對原發疾病進行治療,患者的恢復時間相對前兩者較長。
總之,脫臼復位后恢復的時間因個體差異而異,具體情況需要聽從醫生的建議和指導。在恢復期間,可以咨詢醫生進行相應的輔助治療和功能鍛煉,以促進恢復。同時,日常活動中也需要注意預防脫位的發生。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