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是肝臟損傷的常用判斷指標

        2022-12-22 13:01 閱讀:4492
        肝臟損傷的常用判斷指標有以下幾種:

        1. 谷丙轉(zhuǎn)氨酶(ALT)和谷草轉(zhuǎn)氨酶(AST)。它們是肝臟內(nèi)的兩種酶,當肝臟受損時,這些酶會升高。特別是谷草轉(zhuǎn)氨酶,它存在于肝細胞線粒體內(nèi),其升高預示著肝臟炎癥損傷比較嚴重。
        2. 白蛋白(Alb)和前白蛋白(PA)。它們是肝臟合成的指標,當這些數(shù)值下降時,說明肝臟的合成功能出現(xiàn)障礙,間接反映了肝臟有損傷情況。
        3. 膽紅素(Bil)。它是肝臟內(nèi)毛細膽管破裂引起的,如果肝臟有損傷,膽紅素也可能升高。膽紅素超過正常范圍(通常超過180 IU/ml)時,可能提示有重型肝炎,說明肝臟損傷非常嚴重。

        這些指標有助于評估肝臟損傷的程度和類型,但需注意,這些指標升高并不一定意味著一定是肝臟損傷造成的,也可能有其他因素如感染、疲勞、藥物等引起。為了確定是否存在肝臟損傷,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和評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伦贝尔市| 罗源县| 司法| 绵阳市| 大港区| 塘沽区| 鲁山县| 连山| 滨州市| 丰县| 大埔县| 呼和浩特市| 绩溪县| 麻江县| 宁武县| 永嘉县| 利川市| 横山县| 柏乡县| 富锦市| 宁国市| 龙南县| 织金县| 习水县| 老河口市| 绥化市| 黎川县| 潞西市| 武威市| 平昌县| 博兴县| 洛川县| 江油市| 依兰县| 乐都县| 河北省| 宁河县| 肃宁县| 凤凰县| 岐山县| 固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