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第一次來例假,居然有這么多誤區!

        2017-11-30 17:03 閱讀:1470

        只要一直喂母乳就不會來月經?產后沒來月經,代表沒有排卵,過性生活可以不避孕嗎?哺乳期間來了第一次例假,母乳就不能喂了?對于產后第一次例假,很多新媽媽都是一知半解,往往會踏入一些誤區。

        一、產后第一次例假的誤區

        1、產后例假什么時候來?

        產后第一次例假什么時候會來,每個媽媽的情況不一樣,并沒有一個非常明確的時間。一般來說,這個時間與媽媽的年齡、是否哺乳、哺乳時間的長短、卵巢功能的恢復等情況有關。總體來說,沒有哺乳的媽媽會比哺乳的媽媽較早恢復正常的例假。

        沒有哺乳的新媽媽,一般在產后3個月內,例假會來報到。但是也有少數人在產后4個月之后才恢復例假。母乳喂哺的媽媽,例假和排卵的恢復一般會晚一些,大約在產后4-6個月。但是每個人的差異性很大:有些媽媽在哺乳期間,例假就一直沒有來;有些媽媽即使哺乳,在產后第一個月例假就按時報到了;也有些哺乳的媽媽是在產后1年左右才恢復例假,這些都是正常的現象。

        產后第一次例假的時間不是很固定,即使復潮后,也可能中間會停經一兩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新媽媽需要一段時間才會恢復到正常的例假周期。

        2、哺乳媽媽不會來月經?

        在一般的觀念里,哺乳中的媽媽產后第一次例假會延后,甚至也有人超過一年才來,其原因在于生理的層面,因哺育使媽媽血中的泌乳激素升高,使腦下視丘的性腺荷爾蒙分泌素分泌減低或停止,而造成沒有性腺周期就沒有排卵;或由于體內催乳素增高,卵巢對促性腺激素的反應較差,卵泡停止發育因而不排卵,排卵延后多久,月經就跟著延后多久。

        但坊間說“有哺乳的媽媽,就不會來月經”是不正確的,一般說來,哺乳的媽媽月經復潮會有延遲,可是也有少數的哺乳媽媽乳汁較少,嬰兒吸吮刺激不正常、不規律,不是單純母乳喂養,還可能添加其他輔助食品,泌乳素分泌減少,抑制月經的機制減弱,以致月經復潮。因此,哺乳期的媽媽,也是有可能來例假的。

        3、來月經后母乳沒營養,不能喂寶寶了?

        哺乳期來了月經,母乳便沒有營養,甚至對寶寶有毒,必須斷奶。這種說法不科學。

        正常情況下,產后11天至4個月母乳質量最好。月經來潮后,乳汁比平日濃縮,所含脂肪減少,蛋白質增多,這種乳汁對寶寶并無害處。為了避免乳汁濃縮和成分改變,母親在月經期可多喝點開水,多吃些魚類、牛奶、禽肉和菜湯等。

        產后4個月后,月經來潮亦不必斷奶,奶量不夠,可添加牛奶和米煳等輔助食品。如產后8個月第一次例假才到來,則可給寶寶斷奶,逐日減少吃奶次數,增加輔助食品用量。

        4、產后例假沒來,就代表沒排卵嗎?

        有些媽媽會認為,在產后的第一次月經到來之前,卵巢沒有排卵,所以在這之前不需要避孕。其實并不正確。因為事實上,有部分婦女的卵,在產后第一次月經來潮前,便已恢復排卵能力了,因此,究竟何時開始避孕?

        答案是,產后性生活開始,也就要進行避孕了。再談到避孕的方法,其實和懷孕前都一樣,但是荷爾蒙避孕法會抑止母乳的分泌,不適用于正在哺育母乳的婦女,至于其它如子宮帽、陰道薄膜、陰道海綿等,則不適用于產后的兩個月內。其實,最好的避孕選擇是保險套,性行為一開始,加一點潤滑劑會更好。

        二、產后第一次例假的5大困惑

        1、第一次例假量多

        大多數新媽媽的產后第一次例假量會比平時的稍多,出血時間稍長,原因可能有:

        (1)產后持續無排卵造成卵巢雌激素分泌過多,刺激子宮內膜使其增生,因此脫落時出血量會增多。如果以后的例假逐漸恢復正常了,一般是不必進行治療的。

        (2)精神因素導致,新媽媽過度的勞累、緊張等可以引起例假量多。

        (3)婦科的器質性病變引起,例如子宮肌瘤、子宮息肉等。

        若是產后第一次例假出血量持續增多,出血時間過長(超過7天或者產前正常時間),就應該到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與治療。

        2、第一次例假量少

        有的新媽媽產后第一次例假量很少,甚至來一點點就完了。造成產后例假量少的原因也有很多,主要有:

        (1)新媽媽身體虛弱或者存在外傷性出血,例如產后大出血。

        (2)子宮發育不良,子宮內膜對卵巢激素的刺激反應減少,或者子宮內膜部分粘連。

        (3)產婦心理因素的影響。如果受到強烈刺激和打擊,新媽媽還可能會出現閉經。

        (4)哺乳、氣候突變、淋雨受寒、勞累怠倦等也都能造成例假量少。

        此外,如果產婦患有一些疾病,例如貧血、肝病、糖尿病等,以及缺少維生素、內分泌失調等原因也可以導致產后例假量少。

        3、恢復時間較晚

        產后例假遲遲不來最常見的原因是長期哺乳、卵巢和內分泌功能恢復慢、產后大出血所致的席漢氏綜合征等。

        席漢氏綜合征:是指產后大出血致休克時間長,由于缺血引起腦垂體前葉功能性萎縮,出現閉經等癥狀。

        哺乳會使產婦體內的激素上升,從而抑制排卵。席漢氏綜合征會導致產婦垂體前葉分泌的激素減少,從而沒有例假來潮,還可能會出現如消瘦、消化不良、畏寒、乏力、性器官萎縮等癥狀,當出現這些癥狀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此外,對于產后長時間例假沒有復潮的媽媽,要警惕再次懷孕的可能。

        4、例假不規律

        不論是否哺乳,通常新媽媽在產后前幾次的例假,生理周期都不規律,不過一般幾次過后就會恢復正常。但是,如果產后生理周期長期紊亂,就必須咨詢婦科醫生,因為還可能是由于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器質病變或者藥物等引起。

        綜合來說,為了避免在產后出現例假不正常的現象,新媽媽應該在產后注意身體的保養和恢復,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自我調養:

        (1)注意保持心情愉悅,避免心情抑郁、沮喪、情緒緊張。

        (2)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

        (3)適當參加活動,適當運動。

        產后的前幾次例假,雖然可能會出現與以往不同的狀況,但是新媽媽也要留心觀察,如果長期不來例假、周期不規律、量過多或者過少、經血黏稠、血塊大而堅硬,就應該及時到醫院,查明具體原因再做相應的治療。

        5、飲食起居上該注意什么

        當產后第一次例假來潮時,哺乳媽媽的乳量一般會有所減少,乳汁中所含蛋白質及脂肪的質量也稍有變化。這時,有些寶寶會出現輕微消化不良的癥狀,但這只是暫時的現象,例假結束后,就會恢復正常。因此,即使是在經期,媽媽也可以正常給寶寶哺乳。

        除此之外,新媽媽還應該做好這些準備:

        (1)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和情緒波動。

        (2)準備好衛生巾。產后第一次月經量可能會比平時大,因此在家里應準備好特長夜用的衛生巾。外出時也應在包包里準備兩個衛生巾,以防萬一。

        (3)注意衛生,勤換內褲和衛生巾,預防感染。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避免過勞。

        (4)內褲要柔軟、棉質,通風透氣性能良好,要勤洗勤換,換洗的內褲要放在陽光下曬干。

        (5)不宜吃生冷、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多飲開水,保持大便通暢。血熱的媽媽飲食要點:經期前宜多食新鮮水果和蔬菜,忌食蔥蒜韭姜等刺激運火之物。氣血虛的媽媽飲食要點:平時必須增加營養,如牛奶、雞蛋、豆漿、豬肝、菠菜、豬肉、雞肉、羊肉等,忌食生冷瓜果。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织金县| 华阴市| 德清县| 龙山县| 长岭县| 务川| 恩平市| 隆化县| 永州市| 邯郸市| 常山县| 敦化市| 浙江省| 民权县| 惠州市| 鹤壁市| 荆门市| 泗水县| 铁岭市| 正定县| 娱乐| 景洪市| 嘉鱼县| 如皋市| 象山县| 集贤县| 定兴县| 同仁县| 南阳市| 房产| 习水县| 乌兰浩特市| 和田市| 繁昌县| 温宿县| 满城县| 凤台县| 重庆市| 鄂温| 南宫市| 仪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