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是指血從肛門排出,呈鮮紅、暗紅或柏油樣,和大便相混或者不相混。便血既可以由良性疾病引起,如痔瘡、肛裂、腸息肉等,也可以是惡性腫瘤的先兆表現,如直腸癌、肛管癌等。
以下是一些可能引起便血的原因:
1. 小腸疾病:包括腸結核、腸傷寒、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腸腫瘤、腸套疊等。
2. 結腸疾病:包括急性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血吸蟲病、潰瘍性結腸炎、非特異性結腸炎、結腸癌、結腸息肉等。
3. 直腸肛管疾病:包括直腸肛管損傷、非特異性直腸炎、放射性直腸炎、直腸息肉、直腸癌、痔、肛裂、肛瘺等。
4. 血管疾病:包括血管瘤、毛細血管擴張癥、血管畸形、血管退行性病變、缺血性腸炎等。
5. 上消化道疾病:食管疾病、胃及十二指腸疾病、門脈高壓引起的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或門靜脈高壓性胃病出血等上消化疾病也可出現便血的癥狀。
6. 全身疾病:包括白血病、血小板減小性紫癜、血友病、遺傳性毛細血管擴張癥、維生素C及維生素K缺乏癥、嚴重的肝臟疾病、尿毒癥、流行性出血熱、敗血癥等。
如果您出現了排便習慣改變或便血等癥狀,建議您及時到胃腸相關科室就診,以便得到及時的診斷和治療。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