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肝臟是人體最大的消化腺,也是體內新陳代謝的中心。很多不良習慣都容易損傷我們的肝,一定要引起重視。
一、五種損傷肝臟的生活習慣
1、勞累、肥胖易加速肝臟損傷
肝癌更“愛”勞累肝炎一族。現在很多50多歲的肝炎患者,正處于事業的巔峰時期,工作壓力大,連續熬夜,身體不堪重負,使肝炎進 一步惡化成肝癌。專家還表示,肥胖也是肝癌的一個誘發因素,肥胖加速肝臟老化有一定道理,因為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變差。
2、睡眠不足
經常熬夜既導致睡眠不足,身體抵抗力下降,又會影響肝臟夜間的自我修復
3、晨起不及時排尿
早上起床后盡快排尿,可將累積一整夜的毒素及時排出體外,避免毒素滯留體內,減輕肝臟負擔,從而避免肝臟“中毒”。
4、暴飲暴食
暴飲暴食既損害胃腸道健康,也容易造成體內自由基大大增加。肝臟的關鍵作用是幫助人體對付自由基,排除毒素,凈化血液。
5、不吃早餐
吃早餐有助于中和胃酸和保護肝臟,減少胰腺炎、糖尿病、膽結石、便秘等多種疾病的危險。
二、四種危害肝臟健康的食物
1、酒
酒傷肝尤其是對于肝臟有損傷的患者來說,飲酒無疑是對肝臟的再次重創,可導致肝臟損害的進一步加重,酒精的中間代謝產物—乙醛,有直接損害肝細胞的作用。腿長在50.8─73.7厘米之間的女性,4種肝脢水平較高。這類人需要控制飲酒,每天喝紅酒不要超過142毫升,啤酒不要超過341毫升。
2、含防腐劑的食物
各種便利食品如方便面、香腸、罐頭等食品都可能加有防腐劑與食品色素等,經常食用會增加肝臟代謝和解毒功能的負擔,尤其對于肝臟解毒能力較差的患者來說則會帶來不利影響。
3、霉變食物
據研究發現,發霉的食物如花生、大豆、玉米等食物發霉后會產生一種致癌物質-黃曲霉毒素,對肝臟有極強的肝毒性,且容易導致肝細胞受損、變性甚至壞死,繼而可能會導致或誘發肝癌的發生,因此對機體、對肝臟都是極為不利的食物。
4、葵花籽
其含有不飽和脂肪酸,過多食用會消耗體內大量的膽堿,易導致脂肪在肝內的儲存,進而影響肝細胞的功能對肝臟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