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性癱瘓患兒腦損傷的部位和范圍各種各樣,導致語言障礙臨床表現千差萬別,但主要的臨床表現為語言發育遲緩、構音障礙。
一、語言發育遲緩
腦癱患兒的語言發育遲緩,屬于獲得性失語癥,主要是由于中樞神經系統損傷,發育不全或功能失調而造成的對語言的理解與表達方面的障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發展的起點遲、發展的速度慢、達到的水平低。語言發育遲緩,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均低下,但語言理解能力比表達要好一些。
二、構音障礙
①根據病變部位分類
(1)痙攣型構音障礙
主要見于痙攣型腦癱,由于運動神經元損傷后構音肌群的肌張力增高及肌力減退所致。特征是說話緩慢費力,字音不清,鼻音較重,缺乏音量控制,語音語調異常,舌交替運動減退,說話時舌運動、唇運動差異,軟腭抬高減退。
(2)運動失調型構音障礙
主要見于失調型腦癱,是因小腦或其腦干內傳導束病變所致。造成構音肌群運動范圍、運動方向的控制能力差。發音不清、含煳、不規則,重音過度或均等,字音常突然發出,聲調高低不一,間歇停頓不當。
(3)運動障礙型構音障礙
主要見于手足徐動型腦癱,由于錐體外系病變所致,因構音肌群的不自主運動和肌張力改變,主要是構音肌群強直造成發音低平,單調,可有顫音及第一字音的重復似口吃。
(4)混合型構音障礙
主要見于混合型腦癱,由于病變部位不同,可出現不同類型的混合型構音障礙。
②根據發音方式分類
(1)喉塞發音/聲門破裂音
聲門強力封閉后,立即突然放開,氣流迸出的構音方式。
(2)鄂化發音
發音時舌前中部向硬腭拱起的構音方式。
(3)咽摩擦發音
由于長期的代償作用,其咽部肌肉活動度較強。發音時,咽腔縮小形成帶有“咝咝”聲的發音的方式。
(4)齒間化發音
舌尖位于上下齒間發出語音的方式。患者表現出舌體伸出齒列的特點。
(5)鼻塞發音
氣體從鼻腔中除阻的發音方式。典型發音時,雙眉緊皺,鼻翼隨發音而顫動,部分患者同時伴有低頭、上唇向鼻孔撅起的動作。
(6)邊音化發音
舌體抵住口腔頂部形成封閉,氣體從舌與兩頰間的空隙一側或兩側同時逸出。患者常表現舌尖抵上齒或下齒緣,氣體與聲音發出過程中,可見其兩頰輕度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