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曲張患者為什么會出血?
靜脈曲張進入4期以后,踝關節上方足靴區(以內側為主)皮膚萎縮變薄,喪失防御能力,局部淺表靜脈始終處于怒張、高壓的狀態。同時靜脈周圍的脂肪等軟組織因營養不良發生硬化,血管失去彈性組織保護,容易受損,站立時或者非常輕微的觸碰下,就可能導致血管穿破而出血。
靜脈出血雖然不像動脈那樣呈一種搏動性血流,但這種出血在不知情的狀況下也是非常危險的,原因如下:
1、在站立位時,小腿靜脈的壓力要高于其他位置,相當于增加了從心臟到腳踝長度的靜水壓力;
2、靜脈管壁平滑肌不發達,發生炎癥的血管壁已經與周圍組織粘連,難以產生有效的收縮來止血,出血不易自行停止;
3、局部皮膚在長期營養不良狀態下,神經受損,感覺下降,很多條件下出血患者并不知情,比如睡夢中被腳趾甲劃傷
靜脈曲張出血能避免嗎?
靜脈曲張出血,最重要的是防范于未然。
1、注意識別靜脈曲張分級,手術選擇在2-3期進行,避免出現皮膚的濕疹、脂質硬化甚至潰瘍,不但增加手術難度,而且已經破損的皮膚失去彈性,即使手術完全恢復幾乎是不可能的;
2、有出血風險的患者,要保護局部皮膚,避免外傷,避免用力擦拭,遠離樹枝、墻角等位置;
3、一旦發現出血,立即抬高患肢(降低局部靜脈血壓),加壓包扎(首先摁住傷口),再到醫院進一步處理。有時靜脈的破口清晰可見,肉芽覆蓋困難,可以簡單的壓迫或者外科縫扎止血,然后做進一步的根治性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