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靜脈曲張是一個常見的疾病,發(fā)病率達到10%以上。手術治療非常復發(fā)率很高,國外權威統計達到20%到30%。這是為什么?
三股力量阻礙腿部的靜脈血液回流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靜脈曲張是如何產生的。腿部的靜脈血液流回心臟,是逆著重力往上走的,就像小汽車爬坡一樣,促使小車向上爬的外力有三個:
一個是小腿肌肉收縮產生的往上擠壓的推力;
一個是人吸氣時對血液向上的吸力;
還有一個是心臟舒張時對血液向上的吸力。
這三個力會促使血液小車向上爬坡,但人在唿氣以及心臟收縮的時候,對血液是沒有吸力的,所以血液小車會受重力影響往下滑,而血管中有一個類似于剎車的結構能夠阻止小車向下滑,這個結構就是靜脈瓣膜。它就像是一個單向的閥門,血液往上走是打開的,往下流的時候是閉嚴的。
靜脈瓣關不嚴,代謝廢物瘀積在腿上
但如果患者的血管變粗了,原本正好能完全關閉的靜脈瓣現在關不嚴了,或者靜脈瓣彈性變差關不嚴了,血液就會倒流,血液在下肢淤積就形成了靜脈曲張。這些靜脈血液里面的有毒物質、代謝廢物排泄不掉,瘀在患者的腿上,長時間下去會出現脹、癢等癥狀。
手術不徹底就容易復發(fā)
靜脈曲張患者,從大腿根到腳脖子整條大隱靜脈可能都有血液返流,只是不一定全程都表現出曲張。如果用海水的壓力來比喻腿部靜脈內的壓力,那么大腿的靜脈內壓力就好比海平面的壓力,比較小,所以曲張不明顯;而小腿的靜脈內壓力就好比海底的壓力,比較大,曲張比較明顯,小腿更容易出現腫脹、癢等癥狀。
所以,如果第一次手術時曲張的靜脈血管處理得不徹底,或者選擇微創(chuàng)手術,只處理大隱靜脈主干一部分,其他分支血管沒有處理,剩余的部分血管變粗或靜脈瓣膜彈性變差,還是非常容易再次出現靜脈曲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