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時,可以選擇以下藥物進行治療:
1. 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洛索洛芬鈉等,這些藥物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進而抑制子宮內膜平滑肌收縮,從而減輕或消除痛經。但這類藥物可能會引起胃腸道反應,如上腹部不適、惡心、嘔吐及厭食等,胃腸道疾患者可選擇高選擇性環氧酶抑制劑,如塞來昔布、依托考昔等。如果疼痛嚴重,也可以選擇酚咖片、對乙酰氨基酚對癥治療。
2. 解痙劑:如果單用非甾體抗炎藥不能止痛,或疼痛較為嚴重,明顯影響正常生活時,可以聯合使用解痙劑,如山莨菪堿、屈他維林、間苯三酚、硝苯地平等。這些藥物能夠松弛平滑肌,解除子宮痙攣性收縮,從而緩解疼痛。
3. 孕激素或短效避孕藥:如果痛經是由子宮內膜異位癥或內源性孕酮不足引起的,可以選擇使用孕激素,如安宮黃體酮、炔諾酮、地屈孕酮等,或使用短效避孕藥進行調理。
痛經的種類有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兩種,原發性痛經是由于月經期間子宮內膜脫落,釋放大量的前列腺素,促進子宮的收縮而引起的疼痛,若疼痛不嚴重,則不需要口服藥,可以多喝一些熱的姜糖水或者紅糖水等緩解痛經的癥狀。繼發性痛經是由于子宮出現器質性病變導致的,如子宮腺肌癥等,這種情況下,若每次都口服止痛藥來止痛,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方法,若有器質性病變,則需要進一步就診。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建議咨詢專業醫生確定最佳治療方案。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