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是由于體內尿酸排泄減少或合成增多,導致尿酸在體內堆積并結晶,進而引發炎癥的一種疾病。因此,治療痛風的關鍵是降低尿酸和緩解炎癥。
在急性期,痛風患者通常以緩解疼痛和控制炎癥為主,主要使用非甾體抗炎藥、秋水仙堿和糖皮質激素。
非甾體抗炎藥,如吲哚美辛、布洛芬、雙氯芬酸等,患者可通過口服或外用給藥,快速緩解痛風急性關節炎疼痛癥狀。
秋水仙堿是治療痛風急性發作的特效藥物,它能夠抑制尿酸結晶的進一步形成,并促進已形成的尿酸結晶的溶解。通常,90%的患者在使用藥物48小時后癥狀有所改善,當癥狀改善后逐漸減量藥物劑量直到逐漸停藥。
糖皮質激素主要適用于非甾體抗炎藥和秋水仙堿無效或腎功能不全的患者。短期口服或關節腔注射均有明顯療效。
除了急性期治療,患者還需要改善生活習慣,如每日飲水量在2000ml以上,以促進尿酸排泄,同時應避免使用影響尿酸排泄的藥物,如噻嗪類利尿劑。在痛風急性發作癥狀緩解2周后,可以開始進行降尿酸治療。目前臨床上用于降尿酸的藥物有三類,即促進尿酸排泄藥物如苯溴馬隆,抑制尿酸生成藥物如別嘌醇,以及堿性藥物如碳酸氫鈉,均可堿化尿液,減少尿酸鹽在尿中形成結晶。
需要注意的是,痛風治療需要綜合管理,除了急性期治療和降尿酸治療外,患者還需要注意控制飲食,避免高嘌呤食物的攝入,如內臟、海鮮等;同時加強體育鍛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建議咨詢專業醫生獲取相應幫助。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