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脈高壓的五大癥狀包括:脾大、腹水、門體側支循環的形成、門靜脈高壓性胃病以及肝性腦病。
1. 脾大:門靜脈壓力升高后,脾靜脈血回流受阻,脾竇擴張,脾髓組織增生,進一步導致脾臟腫大。
2. 腹水:門靜脈壓力升高,使門靜脈系統濾過壓增加,同時肝硬化可導致蛋白合成減少,血漿膠體滲透壓下降,促使液體從漏入腹腔而形成腹水,患者多有腹脹、腹部膨隆等癥狀。
3. 門體側支循環的形成:由于正常的肝內門靜脈通路受阻,食管胃底靜脈、腹壁靜脈等側支大量開放,并形成靜脈曲張,尤其是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如果腹部受壓、進食堅硬的食物等很容易導致消化道大出血。
4. 門靜脈高壓性胃病:門靜脈高壓可導致胃壁淤血、水腫,導致胃黏膜微循環發生障礙,進而引起胃黏膜損傷,患者多表現為食欲下降、胃脹、噯氣、上腹部不適等癥狀。
5. 肝性腦病:大量門靜脈血流由于門靜脈高壓導致的自身門體血流短路,不經過肝臟,或因肝細胞功能嚴重受損,無法代謝體內的一些有毒物質如氨、硫醇、γ-氨基丁酸等,致使這些有毒物質進入體循環,通過血腦屏障,從而對腦產生毒性作用并出現精神神經癥狀,如意識障礙、撲翼樣震顫等。
肝硬化患者早期應積極規范性治療,戒煙戒酒,盡量避免發展至門靜脈高壓階段。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