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是一大類包括了認知治療和行為治療的心理治療方法,通過影響和改變思維、信念或行為來改變不良認知,從而消除不良情緒和行為,主要針對抑郁癥、焦慮癥、強迫癥等心理疾病和不合理認知導致的心理問題。目前,CBT已經成為世界上流行最為廣泛,被使用最多的心理治療方法。通過CBT,患者可以更好的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壓力。
與其他心理治療方法依賴于分析和探索人與周圍世界的關系不同,CBT的重點在于學習。在許多方面,心理治療師的功能類似于老師,負責引導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學習如何改變自身思維,學習如何采取行動。因為有一個明確的治療目標以及達成目標的過程,CBT往往簡短并限定時間,相比其他療法,它通常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
介紹兩種不同的認知行為療法:
1、理性情緒行為療法(REBT)
REBT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Albert Ellis創立的一種心理治療理論和方法。它關注情緒影響思維和行動的方式,認為人們的情緒障礙是由于不合理信念所造成的。治療的重點是幫助患者學習如何通過理性的思維方式來恢復情緒平衡,最大限度地減少不理性信念給情緒帶來的不良影響。
2、辨證行為療法(DBT)
DBT是由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教授Marsha M. Linehan創立的一種新型認知行為療法。強調個人行為和情緒的有效性以及合理化認同情緒、行為和認知。同時,它鼓勵個人去理解改變不健康或破壞性行為的責任是自己需要擔負的。DBT通過幫助患者找到矛盾沖突的兩極性,從而尋找到中間的平衡點,讓患者在矛盾中學會解決矛盾。研究表明,辨證行為療法可以提高情緒和行為控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