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
牙套本身不會損害牙齒,但是留在牙套上的食物殘渣容易引起蛀牙、牙齦發炎等病癥,表面脫礦會導致牙齒外觀受損。不可摘式牙套增加了口腔清潔的難度,由于口唇碰不到牙面,自潔功能受到阻礙,如果沒有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很容易引起牙齒表面脫鈣、牙齦炎、牙周炎、齲齒等。矯牙期間應吃完東西后和每晚臨睡前必須刷牙。可選擇刷頭小、刷毛中等硬度的牙刷或正畸專用牙刷,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橫刷清潔矯治器,豎刷清潔牙齒,托槽之間難以清潔的縫隙要用到牙間隙刷。做到餐后、睡前徹底清潔牙齒、牙齦和牙套,避免牙面脫鈣或齲壞。
2、避免吃硬性和黏性食物
不要啃食硬性食物,如排骨、硬糖等,不要啃食整個的蘋果,可以把它切成小塊食用,因為托槽受到切線方向的力,最容易脫落。黏性食物也要避免進食。專家建議,美食當前,最好先想想:合適我吃嗎?我該怎么吃?避免矯治器意外脫落或損壞,從而影響矯治效果及療程。
3、改變張口唿吸、吮指、吐舌等不良習慣
不良的生活習慣,如張口唿吸、吮指、吐舌(異常吞咽)等,都會阻礙牙齒向正確的位置移動,也容易在矯治器去除后導致復發。醫師會主動檢查和處理,但仍然需要患者很好地配合。
4、遵醫囑按時復診
在矯正過程中,牙齒的移動有一定的生理周期,而通過矯治器施加在牙齒上的力也會逐步衰減,因此需按照醫囑定期復診進行調整。沒有按時復診會延長個人的治療時間。牙套不能在沒有醫生指導下佩戴過久,如有特殊原因不能依時復診,應立刻與科室或醫生聯絡。
5、堅持戴保持器
很多人以為矯牙拆除“牙套”就萬事大吉了。維持治療效果,還需要佩戴保持器。醫生指出,因為牙齒有恢復到原來位置的趨勢,情況有牙齒扭轉、下前牙擁擠等。因此,在矯治結束后,需要按照醫囑按時佩戴保持器(通常在晚上睡覺時佩戴)一段時間,否則會造成牙畸形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