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間,背上就長了好多小疙瘩,用手一摸,感覺特別像“小米?!?,一擠,出來一個硬硬的白色的東西。稍微出汗就特別的癢,紅紅的。這是怎么了,很多人就開始慌了,像痘又不是痘。其實這是因為體內濕氣太重,濕毒排出的現象。
或許有人會疑惑,這種天氣,又不是梅雨天氣,怎么會有濕氣呢?其實濕氣不一定是天氣原因,還有很多因素也會導致濕氣的產生。
濕氣產生的原因
1、久坐不運動
現代人工作繁忙,工作8小時內都是對著電腦,回到家后,也是一直坐著看電視,缺乏運動。衣服穿得過少
這點比較好理解,在夏天,總是可以看到很多MM短裙短褲逛街,再加上喜歡喝冷飲,寒濕便潛藏在身體內。
2、睡眠時間不足
在中醫角度來說,睡眠不夠就是脾虛的癥狀,脾虛就容易產生濕邪,有些人睡不夠后,眼袋特別深就表明此人脾虛嚴重。睡眠時間充足了也能讓我們的身體更輕盈,工作起來也更加有活力。建議每天晚上11點前就睡覺,每天增加一些運動會讓你的睡眠質量更高。
3、居住環境不通風
如果長期住在不通風的環境里,就會導致體內的濕氣加重,所以,每天要定時開窗透氣,特別是遇到南方的雨水潮濕天氣,更加應該注意這些細節。
那么既然濕氣重會導致多種問題 ,應該如何減少體內的水濕,重現光滑美背呢?
去濕氣妙招
1、每天拍拍這幾個部位,輕松祛除體內濕氣!
腋下
腋窩的極泉穴是心經的重要穴位,可以去心臟的郁火毒素,應常常去按揉,以疏通這口井。
肘窩
當你出現咽喉腫痛、痰黃氣喘、咳嗽咳血、心煩心熱、口腔潰瘍失眠多夢等問題,可以在肘窩的位置連續拍打5~10分鐘,會出現青、紅、紫、黑等不同顏色的毒素反應物。每一到兩周一次,可保這口排污井的通暢,排出心肺毒素。
膝窩
膝窩又稱腘窩,在窩的中心點上,有一個重要穴位叫委中穴,走的是膀胱經。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去濕通道,而委中穴便是這個通道上的排污口,如果這里不通暢,濕氣排不出去,可能會導致關節炎。所以平時可拍打此處5~10分鐘至淤斑痧點顯出,每一至兩周拍打一次。
2、運動出汗可以幫助體內去濕
3、每天吃三片姜,姜能助排寒排濕
4、用艾灸,點燃艾草對著關元穴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