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游泳、慢跑等有氧運動都有助長的作用,但卻不知道,其實從運動醫學角度來看,彈跳、跳躍類運動是對兒童長高最有利的運動。
從1歲到青春期,人生長的主要部位在大腿。人體最長的骨頭就是大腿骨,占了人體高度的27%左右,所以兒童想要長高就是要促進大腿骨骼的生長。
大腿膝蓋兩端的生長板幾乎貢獻了整體下肢生長的65%的長高空間,骨骼肌作用在骨骼上的垂直應力對大腿骨軟骨細胞增殖才有顯著作用。而跳躍類運動相對其他運動來說,對下肢骨骼產生縱向刺激運動最多最有助于增高。
跳躍類運動與其他運動相比,促進身高增長最多,而且跳類運動后血清IGF-1含量增加最多,IGF-1在骨生長發育中發揮重要作用。
這幾種跳躍運動幫助孩子長高最有效
1、跳繩
跳繩是唯一純粹的縱向運動,它使骨骼的循環得以改善,刺激生長激素分泌,促進增高。跳繩時由于連續不斷的跳起和落地,落地時由于身體的重量對下肢骨骼產生適度的壓力,對骨骼尤其是下肢長骨的骨骺產生持續的刺激,如此能促進骨質增強和骨骼生長。
跳繩簡單易學男孩女孩均適合,如果是花樣跳繩更兼具趣味性,孩子更易堅持。長高并非一朝一夕,讓孩子感興趣保持長期運動才能更有效的長高。
2、跳高
跳高可以刺激全身骨關節軟骨:當你摸高到最頂點的時候身體軟骨是拉的最長的,在下落到地上的一瞬間,軟骨縫隙又是最短的,全身骨關節尤其是下肢的軟骨在最長和最短之間的那種壓迫刺激,才能有效促進全身軟骨生長。
孩子青少年時期應多進行跳高訓練,比如跳起摸高、雙腳跳起、單腳跳起輪流做,盡可能跳得更高。
3、籃球、排球等球類運動
籃球、排球雖是一項全身性運動對兒童身高增長也有促進作用,但如果只是簡單傳球、接球等上肢動作的話,那么促身高增長作用非常有限,必須要孩子跑起來、跳起來才能發揮最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