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倒刺?
手足逆臚俗稱倒刺,西醫也稱為逆剝,是一種以手足指(趾)甲根際皮膚倒卷、撕裂、翹起為特征的皮膚病。學齡前兒童以及婦女比較好發。在看到這些新聞前,我也經常拔倒刺,一來強迫癥犯了嫌它礙眼,二來因為拔了之后感覺心情舒暢。
我家孩子長倒刺時,我也一直沒太留意,隨她自己處理了!但是,以后大家真的要重視一下這個問題,尤其在處理寶寶手指上的倒刺時,不可大意。
為什么會長倒刺呢?
細心的媽媽會發現,孩子特別容易長倒刺。有人說是因為缺乏維生素,有人說是因為摸了土!這都不正確!長倒刺是表皮不健康的表現,主要與局部干燥有關。此外,還有可能是:
(1)遺傳因素
倒刺是一種非常強的遺傳現象,與缺少維生素或是其他的營養素沒有直接關系。
(2)啃咬手指頭
口腔敏感期的寶寶常吸吮手指,不僅會長倒刺,還會皮膚干燥。手指長期被唾液漚著,造成指甲周圍皮膚損傷,倒刺就容易出現。
(3)經常摩擦手指頭
寶寶常常摸東摸西,手指與物體之間不停摩擦,又沒有做好護理,倒刺也容易出現。
(4)皮膚干燥
倒刺常常長在手指甲附近,這里的皮膚叫做甲周壁,里面沒有汗腺和皮脂腺,所以更加干燥,更容易缺水。
寶寶手上有倒刺,怎么辦?
當然,千萬不能直接拽掉!它真的不只是“手上起了層皮”那么簡單!因為直接拽掉的危害很大。
除了會導致皮膚破損外,輕則還會導致輕度皮膚感染;重則會導致甲溝炎、皮下膿腫、甲下膿腫;更嚴重的會導致嚴重的膿毒血癥,敗血癥。如果包扎不當,還有可能出現上文案例中的事故,出現骨髓炎,面臨截肢等等。
注意:拔掉倒刺后,出現紅腫脹痛的表現,是感染的最初反應,如果自身免疫力差或處理不及時,可能會加重感染。
既然危害這么大,那么不處理,由它長可以嗎?
也不可以!不處理的話,手指無意被刮傷的幾率比較大,還有可能一不小心就被扯出一道口子,繼而也可能導致細菌感染等等。所以,長倒刺了,一定要處理,還要講究方法!
對于懂事了的寶寶,要告訴ta,不要用手去撕或者用牙齒咬!對于還不太懂事的寶寶,爸爸媽媽要幫忙處理。先用溫水浸泡有倒刺的小手,大概5分鐘,等指甲及周圍的皮膚變得柔軟后,再用指甲鉗將其齊根剪掉。剪掉之后,再用寶寶的潤膚霜給他保濕一下。
以后,寶寶長倒刺了,大家要切記,不要隨意拔,也不要放任它!及時幫寶寶處理好,能免除很多的后顧之憂。
平時還要做好孩子的指甲護理,告訴他咬指甲是不對的;督促孩子多喝水,多吃水果;長了倒刺的寶寶,幫助他修剪掉后,選擇寶寶專用的潤膚乳,每天給他涂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