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設定晚上入睡時間
擁有一個良好的生物鐘習慣,是寶寶睡眠調整的第一步,因為這個時間可以給一天凌亂的生活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也會對睡眠訓練時孩子的哭鬧風險降到最低。那么,對于4個月以下的寶寶,我建議睡眠時間在6點30-7點之間,5個半月-7個半月的寶寶可以拖后到7點-7點半之間,而7個月半月之后,可能又要回到7點左右(因為并覺)。這樣時間設定的目的,是為了能夠讓寶寶白天的時長處于一個合適的時間,因為絕大部分寶寶早上都是在6-7點起床,而晚睡,也并不一定能夠將這個時間拉長多少,反而也會容易把第三覺安排到了“黃昏”,而“黃昏覺”很容易哄不睡,導致入睡的過度疲勞,從而導致夜醒,所以,我從來不會把第三覺叫做“黃昏覺”。
第二步,擁有一個理想的時間安排
根據孩子的睡眠間隔,給孩子設定一個理想的生活時間表,當然,很難有寶寶能夠跟著這個走,但是必須要有一定的參考,這樣你才能夠不會慌亂。而第一步所設定的入睡時間,也是你如何去安排理想生活時間表的依據。因為,孩子的睡眠間隔決定了孩子的入睡速度和是否疲勞。所以,如果你家寶寶的睡眠間隔是2個小時,7點的入睡設定,勢必下午小睡就要在5點結束,那么,第二覺的結束時間勢必要在2點30以前,這樣4點30-5點還能有一個30分鐘的第三覺。如若不然,第三覺結束時間肯定會晚,入夜也就勢必會晚(當然,在有了生物鐘習慣之后,可以有所浮動,孩子也是可以在生物鐘時間入睡的)
第三步,入睡方式的調整
對于3.5個月以下的寶寶,可以先采用拍睡的方式去避免抱睡和奶睡對孩子睡眠質量的影響,如果習慣大床拍睡,也可以先不改變睡眠地點,平時多熟悉小床,在孩子入睡方式改變之后,等到4個月再回去小床進行睡眠訓練,哭鬧的程度也會大幅降低。那么拍睡的方式基本上有兩種比較實用,第一是側身噓拍,第二是平躺壓腿噓拍,找到一個習慣的拍睡動作,也許還沒到4個月,你就會發現,不怎么拍就睡了,而再進行自主入睡訓練,可能10幾分鐘就搞定了。而對于4-5個月以上的寶寶,如果還是大床睡,可以先調整為拼床,然后再進行睡眠訓練,這樣也是在盡量減少哭鬧的程度,而對于自主心切的家長來說,在孩子熟悉小床的情況下,直接進行睡眠訓練,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要逼著自己去忍耐孩子的哭鬧,因為忍不住,只會適得其反。而對于5個月以上的家長,我建議你們就直接進行自主入睡的訓練吧,因為真的是早晚都要經歷的,何必讓寶寶的睡眠質量再經歷幾個月的不好呢,而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和知識儲備再進行,如果自己不放心,可以找我,但是也請先自己看看調整細節的文章,再不懂,沒信心,再來約。
第四步,調整過程的選擇
睡眠調整,絕非讓孩子傻哭,也許因為你有一顆強大的心臟,確實最后哭睡了,也學會自主入睡了,也許結果是一樣的,但是這個過程可能會導致一些家長的訓練失敗,或者讓孩子白哭了很多。睡眠調整的關鍵也許你說是“自主入睡”,而對于我來說,另外一個關鍵就是“降低可能增加孩子哭鬧時間的一切風險”,這是我老古的原則,我會去評估在降低風險的過程中所需要花費的時間以及直接進行訓練所可能會造成的哭鬧的權重和影響,而如果你要問我,是什么因素讓我對這個進行判斷,那我來告訴你:1、寶寶的月齡和身體狀況;2、家長的性格;3、家庭成員的態度;4、整個家庭對于母親的支持;5、孩子的脾氣;6、過于幾個月的習慣;這些是主觀的。而客觀的:1、遮光窗簾;2、攝像頭;3、睡眠溫度;4、安靜程度......等等。這里我不想一一列舉,但是影響孩子睡眠調整過程的細節太多了,如果想讓寶寶盡可能的減少哭鬧,我們就需要多想,做多,做準備。確實,我不能告訴你,做了這些,孩子哭鬧會減少多少,但是,如果不做,勢必會有加長哭鬧的風險,我也是一個家長,我不想讓孩子因為我們的準備不充分和唐突的態度去延長哭鬧。
第五步,堅持
這個就說的很多了,睡眠調整會有反復,也是一個過程,一蹴而就,一勞永逸的事情是不存在的,隨著孩子的成長,身體的變化,心里的變化,都會出現心的問題,其實很多情況在之前的文章中都分享過,我希望后續我可以有時間把這些東西匯編起來,讓更多的家長能夠直接去翻閱,去解決和遇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