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秋分至 寶寶飲食不可忽視

        2017-12-12 16:23 閱讀:3406

        兒童發育迅速,生機旺盛,對營養物質的需求比成年人多,但脾胃薄弱,消化能力較差,加上小兒飲食不會節制,容易為飲食所傷。那么,怎么喂養才能既保證營養的攝入,又不傷害胃腸呢?

        1、食要有時、有節

        寶寶每天的飲食要定時、定量。定時吃飯能讓寶寶養成良好的飲食規律,胃腸的消化液分泌也就有了規律,能夠很好地將食物消化、吸收。每餐適量進食也很重要,如果好吃的就任他吃,很有可能傷及脾胃。

        2、不偏食、食宜暖

        要讓寶寶得到全面的營養,就不能養成偏食的習慣,否則寶寶可能會出現某些營養過剩,而某些營養又缺乏。要給孩子吃易于消化的食物,否則胃腸堆積著大量不能及時消化的東西,積久而化熱,成為致病的因素。此外,胃喜暖而惡濕寒,所以要控制小兒吃冷飲的數量,也盡量不要吃涼了的飯菜。

        3、食前靜,食后動

        胃腸消化需要血液的支持,如果飯前活動量太大,血液都集中在肢體、肌肉等處,胃腸得不到充足的血液,就會影響消化。而吃完飯一直坐著不動,易造成食物在胃里停滯。飯后散散步,可以幫助胃腸蠕動,促進消化吸收。

        4、愉快進食,謹慎用藥

        吃飯的時候情緒愉快,不僅飯吃得特別香,而且消化也特別好。反之,如果經常在寶寶吃飯時責罵他,會使他的脾胃受傷。另外,有些藥物會傷及孩子的脾胃,比如經常使用抗生素就有可能造成孩子腹瀉。所以,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給孩子用藥。

        5、營養要均衡

        家長要管住孩子的嘴,注意營養均衡,讓孩子注意多喝水,按時就餐,多吃易消化的食物,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少吃煎炸食物、甜味食品或膨化小食品等零食。另外,還要讓孩子加強體育鍛煉,養成良好作息時間,保證每日充足睡眠,從而提高身體抵抗力。

        寶寶胃腸功能是否紊亂,家長可以通過日常表現出來的一些小癥狀來發現:孩子出現飲食減少、口臭、舌苔厚、手足心發熱、大便干結或不干結但次數多量大、尿黃、經常吵著腹部不適、夜眠不安、磨牙、干嘔等癥狀時,就預示著胃腸功能出現了問題,應及時調理或治療。

        遭遇秋季腸胃病怎么辦?

        醫生介紹,吃進食物后容易造成胃腸道功能失調,病菌就可能乘機入侵。針對急性腹瀉,一般使用抗菌藥治療,當病情控制后即可停用。而非細菌性感染腹瀉一般表現為腹痛、出汗,大便像水一樣,也不會發熱,大便檢測也沒有細菌,一般無需用藥,多休息,多喝水。專家建議,控制飲食,注意食品衛生,尤其在體弱、感冒、發燒和人體免疫功能降低時,堅決不吃半生不熟的食品。生吃瓜果要用流水多清洗幾遍,或削皮后再吃。天涼后,適當少吃西瓜等促排便瓜果。專家特別提醒,不少人都是“胃腸型感冒”,休息幾天會自動痊愈。不能一拉肚子,媽媽就馬上給寶寶亂吃消炎藥或輸液。

        胃腸型感冒莫亂給寶寶吃藥

        由于胃腸型感冒患者的上唿吸道癥狀相對比較輕,許多媽媽以為得了胃腸炎,給寶寶隨便服用些抗菌素,反而導致腸道正常菌群紊亂,加重病情、延長病程。胃腸型感冒的發病誘因主要是空調對腸胃的刺激,再加上油膩辛辣、冷飲食品刺激腸道黏膜,致使胃腸發生痙攣。胃腸型感冒和胃腸炎區別在于,胃腸炎患兒惡心、嘔吐較為劇烈,嘔吐物常有刺激性氣味,但一般沒有發熱癥狀。胃腸型感冒的治療原則與上感基本類似,可根據病情酌情使用抗病毒藥如板藍根沖劑、雙黃連等。如發熱可選用退熱藥;嘔吐可用瑪丁啉等助消化藥,改善食欲。可吃一些清淡的、易消化的半流食或流食,如米湯、粥、面條等。注意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千萬不要一出現惡心、嘔吐、腹瀉就認為是胃腸道炎癥感染,而隨便使用抗生素,一定要到醫院進行進一步檢查,以明確診斷。

        主站蜘蛛池模板: 璧山县| 汉寿县| 淅川县| 武安市| 正宁县| 利川市| 太保市| 高陵县| 宁化县| 永胜县| 抚宁县| 东至县| 万州区| 普洱| 安塞县| 辽中县| 彰武县| 常山县| 蒙城县| 灵璧县| 兴隆县| 久治县| 江北区| 岗巴县| 安仁县| 赣榆县| 高碑店市| 广河县| 竹溪县| 广宗县| 威信县| 英山县| 柳林县| 陆丰市| 嘉义市| 高邮市| 汨罗市| 积石山| 漠河县| 辰溪县| 都江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