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是最常見婦科癥狀之一,指行經前后或月經期出現下腹部疼痛、墜脹、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適,癥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者。常見的病因有:
1、內分泌紊亂
其實女性的內分泌紊亂會導致機體出現很多的不適變化,也會引發不少的疾病。如月經的不調、少女的痛經、白帶的異常、功血等等,當出現上述情況時,建議及時檢查治療。
2、子宮內膜分泌的前列腺素
雖能促使子宮的肌肉和血管的收縮,幫助經血的排出,但若是分泌量過多的話,可能會使子宮的肌纖維發生強烈的痙攣性收縮,從而引起了經期的疼痛。
3、精神緊張
有些女性朋友因缺乏必要的生理知識,到了一來月經就感到煩躁、焦慮、緊張和恐懼等等,所以對疼痛的感覺會比一般人要敏感一些。即使是輕微的不適,也會覺得特別疼痛,而且精神的越緊張,就越感到疼痛。這種疼痛其實主要是由心理作用產生或加重的。
4、子宮內膜整塊脫落、子宮頸口狹窄
如果在女性行經時,子宮內膜不是成碎片而是整塊的脫落,會引起排出困難;或者是子宮頸口比較狹窄,子宮的過度屈曲等,使經血不能得到順利的流出,均可導致子宮的收縮,或者是發生了痙攣性的收縮而引起的疼痛。還有行經的時精神的過度緊張、情緒的波動很大,或者是身體的虛弱缺少鍛煉,又對疼痛是頗為敏感,且耐受力也很差,均可導致痛經。
對于痛經的治療應重視心理治療,月經時輕度不適是生理反應,消除緊張和顧慮可緩解疼痛,疼痛不能忍受時,應及時尋求專業醫師幫助,遵醫囑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