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很多人往往帶著有色眼鏡看待這個疾病,對乙肝患者也是"避之唯恐不及"。為此,乙肝患者背負著重大的心理壓力。由于乙肝患者求醫心切,對病情過于擔憂,因此在就醫道路上往往走了不少彎路。
1、乙肝患者心理負擔重
"我會傳染別人嗎?"、"我的病會不會惡化?"、"乙肝能徹底治愈嗎?"......很多的乙肝患者除了要受疾病的折磨以外,心理上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乙肝患者的心理壓力主要來自于疾病本身和家庭、社會。因為乙肝本身屬于慢性疾病,治療的時間相對較長,病人心理難免產生消極想法。還有很多患者過于擔憂病情,害怕乙肝轉化為肝硬化或者肝癌,心里充滿恐懼感。而身邊的朋友、同事,因為不了解疾病傳染途徑,也對乙肝病人產生了誤解,甚至歧視,這對患者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傷害。在就業、戀愛、生子時,乙肝患者更是遭遇重重的障礙。
如此一來,不少患者求醫心切,四處求治,亂治療,亂用藥。盲目治療非但療效不好,花費了錢財,有的甚至還會越治越重,進而心理壓力增加,"包袱"越背越重,嚴重影響康復。患者出現負面心理和盲目治療,主要是由于對乙肝缺乏認識,包括對傳播途徑、治療方法等不了解。
2、了解傳播途徑
很多人不清楚乙肝的傳播途徑,所以對乙肝病人產生過度恐慌,認為平時的一般性接觸也會讓自己感染上乙肝病毒,包括有的患者自身也不清楚自己的哪些行為會傳染別人,這樣就對病人和周圍的人都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困擾。
其實,乙肝病毒主要傳播途徑是經血液或血制品、母嬰、破損的皮膚和黏膜傳播。日常工作或生活中的接觸,因無血液暴露的接觸一般不會傳染乙肝,不必恐慌。如:同一辦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計算機等辦公用品)、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廳用餐、共用廁所、握手、擁抱等都不會造成傳染。
3、治療需理性
大多數乙肝患者求醫心切,四處求治,藥物換了一批又一批,希望能徹底治愈乙肝。其實,是否需要治療,患者首先要確定自己是屬于"乙肝病毒攜帶者"還是"慢性乙肝患者"。乙肝大三陽或小三陽,肝功能檢驗正常,無論乙肝病毒DNA可否檢測到病毒均稱為乙肝病毒攜帶者,因為這些患者僅是帶病毒狀態,肝臟炎癥活動度不高,所以暫不需要治療,但需要定期復查肝功能,一旦發現異常,則需治療。而乙肝大三陽或小三陽、肝功能檢驗異常,乙肝DNA定量高于檢測下限即為慢性乙肝患者,這些患者需要進行保肝、護肝,甚至抗病毒治療。
目前治療乙肝的目標為:長期抑制病毒,減少肝臟炎癥反應,防止肝硬化、肝癌的發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因此,不要盲目相信所謂的"徹底治愈"的廣告。
4、重視心理調整
專家強調,心理調整對乙肝治療有著重要的作用。乙肝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個人的免疫狀態,而免疫狀態又與個人情緒密切相關。乙肝患者心理負擔過重只會影響預后,對病情毫無益處。那么,乙肝患者怎么做才不會被不良的乙肝心理困擾呢?認為:
(1)不自卑:慢性乙肝患者和正常人沒有什么兩樣,因此對待工作和學習應該和其他人一樣,公平競爭,積極向上。患有肝病不應成為消極和不求進取的理由,患者本人應該在自己工作和學習的崗位上,爭取取得優異成績。
(2)不盲目比較:不同的患者,其病情、治療效果和預后都是不相同的,不講條件的比較沒有意義。
(3)不求快:既然是慢性病,治療起來就必然要經歷一定的過程和時間,在這期間要以平和的心態去對待。
(4)不懼怕:患了慢性乙肝絕非走上了不歸路,有的人能自愈,更多人可以得到有效治療。
(5)不急躁:對暫時不需要治療的乙肝病毒感染者,必要的等待是負責任的表現,不要急躁。
(6)參加適度的文體活動:休閑鍛煉和業余愛好有助于疾病康復。勞逸結合、適度鍛煉,是乙肝患者的正確選擇。要避免長期臥床休息、光吃不運動,要適當參加一些體育活動,如散步、打門球、游泳、登山等等,培養一些生活愛好,如繪畫、書法、養花、唱歌、跳舞等等。這些都能夠讓患者遠離煩惱,忘卻疾病,減輕身心痛苦。
(7)避免不良刺激:要多關注和了解身邊患者成功防治的事例,少議論和觀察危重病人,避免不良刺激。不少乙肝患者甚至肝硬化患者,通過正確的治療和鍛煉,可以獲得痊愈,這些人中不乏有知名學者、專家和明星,他們成功的經驗應該值得借鑒和學習。對于一些預后不好的事例應該辨證對待,盡量少議論、少尋思,注意杜絕誘發疾病加重的各種因素(勞累、飲酒、亂用藥、焦慮、生氣等等)。
(8)杜絕盲目投醫,避免經濟損失和心理傷害:不要相信道聽途說的靈驗治法和專家,不能輕信廣告、祖傳秘方、"最新成果和重大突破",高深新穎的科學術語,這些很可能是行騙的幌子。迄今為止,尚無治療乙肝的特效藥物問世,只有幾種藥物得到世界范圍內的認同,但是其作用也是有限的,必須在正規醫院醫生指導下使用方可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