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長的冬季終于過去,春光燦爛,氣候明顯回暖。很多家長迫不及待地帶著寶寶到戶外踏青,曬曬太陽,幫助寶寶骨骼健康成長。陽光中的紫外線是一種“天然消毒劑”,人體如果長時間曬不到太陽,不能充分利用紫外線進行殺菌,感冒等疾病就容易乘虛而入。在充足的日照下,人體的腎上腺素、甲狀腺素以及性腺素分泌水平都會有所提升,將有效改善情緒低落等不良心理。兒童多曬些太陽,還可防治佝僂病,有助于增長身高。
“日光浴”雖然是一種“免費的強壯劑”,卻并非多多益善。春天的空氣里含有大量的花粉和細菌,會使免疫系統還沒有發育完善的寶寶受到傷害。皮膚過敏、瘙癢是春季寶寶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其中寶寶的臉部最容易受到花粉和陽光的侵襲,引發皮膚干燥、過敏等一系列癥狀。因此特別提醒您:給寶寶曬太陽最好別超過半小時。曬太陽時應戴上小眼鏡;躺著曬時需用小傘遮住頭部保護眼睛;不要長時間曝曬,否則容易灼傷寶寶的皮膚。春天早晚溫差較大,一般情況下,以上午10時和下午4時左右為宜。曬太陽可以選擇無大風的時候,讓陽光直接照射小兒的皮膚,一天2次,每次10~20分鐘。
父母帶寶寶曬過太陽后,應多給其進食含維生素A的食物,以維持寶寶皮膚的正常功能。對一些可誘導春季性皮炎的光感性食物,如油菜、菠菜、萵苣、無花果等,應盡量少給或不給寶寶吃。有佝僂病癥狀或從未服過魚肝油、鈣片的寶寶,不適宜曬太陽。應在服用維生素D制劑一段時間后,再接受日光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