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按壓的頻率要求為每分鐘**100-120次**。這是心肺復蘇過程中胸外按壓的重要指標,必須保持在這個范圍內。在最新的胸外按壓指南中,建議在胸骨中下1/3處進行心肺復蘇,對于非專業(yè)急救人員,可以考慮在兩乳頭連線和前正中線的交叉點上進行。
在進行胸外按壓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將病人仰臥平放,頭胸同一水平,放在硬板上或者硬的平地上。
2. 搶救者應該立即靠在患者胸部的一側,根據(jù)患者所在的位置,采用跪式或者站式的體位進行胸外按壓。
3. 按壓的部位是胸部正中兩乳連線的水平,手掌根部同向重疊,十指相扣,掌心緊貼胸壁,手指離開胸壁,雙臂伸直,上半身前傾,以髖關節(jié)為支點垂直向下用力,靠上升的重量用力做快速有節(jié)奏按壓。
4. 按壓頻率是100-120次/分,按壓的深度是4-5公分,一壓一松,按壓與放松的時間大致相當,以保證每次按壓以后的胸廓回彈。
5. 在做按壓的時候,雙手不能脫離胸壁,要保持頻率和節(jié)奏。
6. 保持呼吸道的暢通,按壓過后進行口對口的人工呼吸,以30:2的比例進行胸外按壓和通氣。
連續(xù)做5個循環(huán)后觀察患者是否有自主心跳及呼吸恢復。如未能恢復需要繼續(xù)進行上述操作,直至急救人員到達。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