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抱怨自己屁股疼,有人覺得可能是因為久坐所以血液流通受阻,有的人認為臀部麻木了,所以導致疼痛。其實屁股疼很大程度上預示著我們身體出現了狀況。那么,都會有哪些疾病會導致臀部疼痛呢?
一、梨狀肌綜合征導致臀部疼
梨狀肌起于第2、3、4骶椎前面,分布于小骨盆的內面,經坐骨大孔入臀部,止于股骨大粗隆。此肌因急、慢性損傷,或加上解剖上變異,致易發生損傷性炎性改變,刺激或壓迫神經,而產生腰腿痛,稱為梨狀肌綜合癥,也稱股神經盆腔出口綜合征。
梨狀肌損傷多因下肢外展、外旋或內旋等勐烈動作所致。其癥狀與椎間盤突出癥很類似,但患者無腰痛及嵴柱體征,在梨狀肌局部有明顯的壓痛及放射痛,直腿抬高60°以后疼痛減輕,局部疼痛消失;梨狀肌阻滯后疼痛消失。
二、坐骨神經炎導致臀部疼
原發性坐骨神經痛:即坐骨神經發生炎性病變,或坐骨神經受到直接損傷。起病較急,疼痛沿坐骨神經的通路由臀部經大腿后部、窩向小腿外側放散至遠端,其疼痛為持續性鈍痛,并可發作性加劇或呈燒灼樣刺痛,站立時疼痛減輕。有人突然感覺一側臀部一陣劇痛,連帶著同一側的腿和足部也陣陣發麻,隨后疼痛慢慢消失。
三、臀部膿腫導致臀部疼
膿腫有深淺之分,一般皮下軟組織形成的膿腫稱為淺膿腫,而位于深筋膜下以及肌層,深層組織空隙形成的膿腫稱深部膿腫。臀部肌肉發達分數塊,其中最大的是臀大肌,如果該肌或肌間出現化膿性感染,就會形成深部膿腫。
四、臀上皮神經炎導致臀部疼
臀上皮神經炎又叫“腰嵴神經后支痛”,其病因是多方面的,如椎間小關節病變、骨質增生、嵴神經后支卡壓、后支慢性無菌性炎癥等。因為臀上皮神經來自腰1~腰3嵴神經后支的外側皮支,分布于臀上外側皮膚,疼痛常出現于腰、臀、大腿部,很少超過膝關節。根據病史、癥狀、體征作出綜合性判斷。在髂嵴最高處下方3~5cm處有壓痛及軟組織條索樣硬物。
五、致密性骶髁關節炎導致臀部疼
以骨質硬化為特點的非特異性炎癥,有高度致密的骨硬化現象,尤其以髂骨下2/3更為明顯,但關節間隙則無改變。有復發性下腰痛,有時可向下放射至兩側臀部和大腿。
六、假性坐骨神經痛導致臀部疼
臀部的臀小肌凍傷后腫脹,壓迫坐骨神經引起了疼痛。假性坐骨神經痛引起的屁股痛,是腰部不痛而臀部最痛,且有壓痛感。
七、根性坐骨神經痛導致臀部疼
多由于椎間盤突出癥、嵴柱骨關節炎、嵴柱骨腫瘤及黃韌帶增厚等椎管內及嵴柱的病變造成。發病較緩慢,有慢性腰背疼痛病史,坐位時較行走疼痛明顯,臥位疼痛緩解或消失,癥狀可反復發作,小腿外側、足背的皮膚感覺減退或消失,足及趾背屈時屈肌力減弱,踝反射減弱或消失,這類病變可做X光片檢查以協助診斷。
臀部疼痛應該多加注意,不要因為不在意因臀部疼痛發生更嚴重的情況。平時多注意運動,多走路或者打羽毛球等等可以有效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