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燒的偏方有以下幾種:
1. 溫濕敷法。將毛巾浸入到熱水中,水溫以不燙手為度,浸濕后不斷擦洗發燒患者的額頭、胸、背、四肢,擦完后再將濕毛巾敷于患者胸部。溫濕敷可以使皮膚血管得到擴張,利用體溫蒸發水,把大量的熱帶走而達到退燒效果。
2. 飲用生姜紅糖水。生姜性溫、味辛,具有散寒發汗、解表祛風的作用,尤其適合風寒感冒發燒者食用。一般用生姜及紅糖適量沖泡飲用,發汗后可以退燒。
3. 食用蔥白大米粥。蔥白性溫、味辛,具有調節體溫,促進汗腺正常排汗的作用,可以減少和預防傷風感冒的發生。受涼感冒后,可以用蔥白和大米煮成稀粥食用。
4. 按摩大椎穴。正坐低頭,手按頸項部骨突最高點處下緣即是大椎穴,是解表退熱的常用穴。做大椎穴按摩時,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約推100-300次。
5. 使用桃樹的葉和花。發燒時,取桃樹的葉和花,陰干,濃煎,每隔1小時服180毫升,療效佳。尤其對膽囊性熱病有效,本方對胃腸病、皮膚病也有效。
需要注意的是,對于發燒,如果采取這些偏方,應密切關注病情變化。如果癥狀持續或加重,建議及時就醫并采取正規治療方法。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