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空氣質量達標率77.5% 飲用水質達標率100%

          發布時間:2015-01-22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22日廣州市環保局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2014環境狀況公報。據介紹,2014年廣州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天數為282天,同比增加22天,達標天數比例為77.5%,同比增加6.3個百分點。全市10個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優良,水質達標率穩定達到100%。全市主要江河水質總體良好,66.1%的省控監測斷面水質優良,省控地表水環境功能區水質達標率為86.9%,未達標斷面主要分布在珠江廣州河段西航道和后航道。

        酸雨頻率同比增加16.8個百分點

        據了解,廣州市SO2年平均濃度為17微克/立方米,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以下簡稱“國家二級標準”),比2013年下降15.0%。近5年(2010―2014年)監測數據表明,廣州市SO2年平均濃度逐年下降。

        全市NO2年平均濃度為48微克/立方米,超過國家二級標準0.20倍,比2013年下降7.7%。近5年(2010―2014年)監測數據表明,廣州市NO2年平均濃度呈總體下降趨勢。可吸入顆粒物(PM10)平均濃度為67微克/立方米,達到國家二級標準,比2013年下降6.9%。近5年(2010―2014年)監測數據表明,廣州市PM10年平均濃度基本保持穩定。

        另外,市民最為關注的細顆粒物(PM2.5)年平均濃度為49微克/立方米,超過國家二級標準0.40倍,比2013年下降7.5%。臭氧(O3)日最大8小時均值超標率11.5%,比2013年上升2.5個百分點。

        一氧化碳(CO)日平均濃度范圍為0.2―3.8毫克/立方米,均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年平均濃度為1.0毫克/立方米,與2013年持平。2014年全市降水pH值為5.21,比2013年下降0.13個pH單位,酸雨頻率為40.5%,比2013年增加16.8個百分點。

        流溪河白云段和白坭河水質較差

        據介紹,廣州市10個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優良,水質達標率穩定達到100%。但珠江廣州河段年平均水質保持Ⅳ類,主要污染指標為氨氮和溶解氧,21項水質評價指標中19項符合或優于《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Ⅲ類標準。東江北干流、增江、沙灣水道、蕉門水道、洪奇瀝水道和流溪河從化段水質優良。流溪河白云段和白坭河水質較差。

        每月定期發布水質監測信息的60條河涌中,19條河涌達到或優于Ⅴ類(其中17條河涌達到功能區水質目標),2條河涌連續8個月均存在黑臭現象,28條河涌偶爾出現黑臭現象。劣Ⅴ類河涌中,屬劣Ⅴ類-1至劣Ⅴ類-5的河涌數量分別為7條、15條、5條、2條和12條,未達Ⅴ類河涌的主要污染指標為氨氮、總磷、化學需氧量,呈現明顯的耗氧性有機污染特征。

        全市3條主要入海河流中,蓮花山水道入海河口水質為Ⅲ―Ⅳ類,洪奇瀝水道入海河口水質為Ⅱ―Ⅲ類,蕉門水道入海河口水質達到Ⅱ類,均達到或優于功能用水要求。

        聲環境等效聲級比去年上升0.2分貝

        這次發布的還有廣州市聲環境狀況。據介紹,廣州市城市區域聲環境等效聲級平均值為55.1分貝,比2013年上升0.2分貝。影響區域聲環境的主要聲源構成為生活和交通,分別占56.6%和26.6%。城市道路交通噪聲等效聲級平均值為68.9分貝,比2013年上升0.1分貝。

        相關

        環保局通報批評5家環評機構

        22日,記者從廣州市環保局獲悉,該局官方網站通報了5家存在問題的環評機構,這5家機構分別是深圳市宗興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廣東省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廣州環發環保工程有限公司、宿州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所、廣東省建筑材料研究院。

        市環保局表示,此次通報主要是為進一步加強環評機構的監督管理,規范環評市場行為,提高環評文件編制質量。市環保局結合2014年度各區、縣級市環保部門日常考核情況,對這5家存在環評質量問題的環評機構予以通報,并要求其他環評機構引以為鑒。

        記者獲悉,這些環評機構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在環評文件中存在項目選址、周邊敏感點分析等與實際情況不相符、項目在準水源保護區建設的合理合法性分析不足、生產設備描述前后不一致、環評結論存在重大筆誤等問題。

        分析

        10大防治行動改善羊城空氣

        為何2014年廣州空氣環境狀況有所好轉,市環保局負責人認為,《廣州市大氣污染綜合防治工作方案(2014-2016年)》起到重要作用。

        據介紹,以防控PM2.5等污染為主要目標,方案即部署10大防治行動、57項具體措施、8方面保障措施和3000多項具體任務。推進PM2.5源解析研究,于2014年12月7日通過環保部會同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聯合組織的“廣州市大氣顆粒物PM2.5來源解析研究專家論證會”評審。

        7月1日起全面執行國家新的火電行業大氣污染排放標準,推動并完成全市所有42臺燃煤機組及自備燃煤發電鍋爐的脫硫脫硝除塵升級改造。完成恒運電廠9號機組、華潤電廠1號機組“超潔凈排放”改造,污染排放基本達到燃氣標準;完成納入市政府十件民生實事的1000臺燃煤、燃重油鍋爐淘汰或清潔能源改造工作;天河、越秀、海珠、荔灣等中心城區完成“無燃煤區”建設。

        對汽油車和柴油車實施國Ⅳ標準、燃氣汽車實施國Ⅴ標準,從2014年1月、7月起分別推廣使用國Ⅳ標準車用柴油及國Ⅴ標準車用汽油;黃標車限行區面積達528平方公里,占建成區面積的52%;在全國率先使用電子警察開展黃標車限行執法;出臺鼓勵提前報廢黃標車獎勵政策,全年共淘汰黃標車及老舊汽車8.7萬輛。

        制定實施《廣州市加強建筑工地環保管理工作方案》,并在天河區先行先試“揚塵污染控制區”創建工作。探索實施揚塵排污費征收管理制度,為2015年開征建筑施工揚塵排污費夯實基礎。

        推動廣石化公司在省內率先完成了揮發性有機物泄漏檢測與修復(LDAR)示范項目,將9套設備6.35萬個密封點納入泄漏檢測與修復監管,預計全年可減少揮發性有機物排放60噸。實施《廣州市餐飲場所污染防治管理辦法》,對75個餐位以上中型餐飲業戶核發排污許可證,對通過環保驗收的餐飲業戶全部安裝油煙治理設施。

            精彩必讀
            在印度,一種急性大腦疾病竟與荔枝有關系,是荔...
            近期,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改善藥品生產流通提出若...
            寒冷冬季是中風病高發季節,據了解,近九成中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潜江市| 当雄县| 太仆寺旗| 阿拉善右旗| 潜江市| 卓资县| 望谟县| 汪清县| 于都县| 高唐县| 青川县| 西昌市| 营山县| 彭州市| 平塘县| 错那县| 昭觉县| 宜城市| 连江县| 新巴尔虎右旗| 永嘉县| 宁安市| 庆城县| 城固县| 兴仁县| 万载县| 石河子市| 延津县| 长丰县| 庆阳市| 金堂县| 林甸县| 荆州市| 晋州市| 南昌市| 高密市| 兴安县| 城口县| 青神县| 江北区| 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