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項發表于國際雜志the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上的研究論文中,來自奧克蘭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個體患腦瘤的風險或許并不會因為手機使用頻率的增加而發生明顯改變;文章中,研究者調查了1995年至2010年間在新西蘭原發性腦部癌癥發生的趨勢。
研究者Elwood指出,人們都非常關注手機的使用是否會增加個體患腦部腫瘤的風險,很多項國際研究中有些研究表示手機的使用不會或者會輕微增加個體患腦瘤的風險,然而有些研究卻指出使用手機或會使得個體面臨巨大的腦瘤風險。文章中研究者利用新西蘭國家癌癥登記的數據,同時也分析了進行腦癌和手機關聯性研究的一些研究。
研究者指出,通過數據的分析我們發現手機的使用或許并不會增加個體患腦瘤的風險,實際上對于10歲至69歲的個體而言,這種發生率還在以每年1%的速度降低,因此研究人員就表示,此前研究中關于使用手機增加個體患腦癌風險或許并不是正確的,但這并不能排除存在這樣的風險,或者說使用手機僅僅會患某一亞類癌癥而已。
Elwood說道,我們并沒有解釋新西蘭腦癌發生率的下降,對于70歲的個體而言,其患某些類型的腦瘤風險會有所增加,當然這種現象在其它國家中也可以看到;研究者希望本文研究可以糾正人們普遍的觀點,即使用手機會增加個體患腦癌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