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率低造成庫存緊張
作為北京第二家、全國第20家精子庫,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精子庫2015年正式運營。記者看到精子庫咨詢室里有兩臺電腦,一臺和外部醫院系統相連,另一臺則獨立運行,能確保志愿者的信息不會外泄。通常一次完整的捐精過程需要2~3個月,來10趟左右。因此,捐精的補助也比較高,約為4000~5000元。不過,補助雖高,但前來捐精的人并不多。
不少適齡青壯年受傳統觀念影響以及擔心下一代出現亂倫風險,參與捐精的積極性普遍不高。首都經貿大學學生吳某告訴記者,此前他也動過捐精的念頭,但每次想到捐精后,世上可能存在自己不認識的子女,始終過不了這道心理關。
姜輝介紹說,自精子庫建立至今,每個月平均約有10個志愿者前來捐精,而一年預計接受捐精者有100個左右。志愿者多為大學生,雖然20歲~44歲的健康男性都有捐精資格,但其他年齡段的比較少見,除了觀念問題,時間成本也是一大障礙。有的捐精者甚至是抱著做免費體檢的心態來的,“我們遇到過這樣的人,所有條件都合格了,人就再也不來了。”
除了志愿者少、騙體檢以外,精子合格率低,也是導致精荒的重要原因之一。數據顯示,我國的捐精合格率為15%~20%。姜輝表示,雖然國際上的捐精合格率也大致如此,但這也將不少愿意來捐精的人拒之門外。姜輝表示,精子庫一定要保證捐獻的精子質量是最好的,盡量杜絕將遺傳病基因傳遞給后代,否則也是對申請夫婦的不負責。
所有可能導致疾病的因素都要被排除,如高度近視、肝功異常、染色體異常或具有其他遺傳性疾病基因。有的人看似健康,但基因中可能攜帶某些遺傳疾病基因,甚至染色體發生了變異,這些改變只能通過DNA檢測才能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