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晚,國家食藥監公布了山東“問題疫苗”事件的最新調查結果,查實45家涉案藥品經營企業存在編造藥品銷售記錄、向無資質的單位和個人銷售疫苗等生物制品、出租出借證照、掛靠走票等行為,吊銷或取締涉案企業《藥品經營許可證》,此外案發時現場扣押的32批次產品中,24批次已過有效期。
查實并處理涉案藥企45家
國家食藥監局表示,截至4月25日,已查實45家涉案藥品經營企業存在編造藥品銷售記錄、向無資質的單位和個人銷售疫苗等生物制品、出租出借證照、掛靠走票等行為,嚴重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等法律法規及規章,食藥監管部門吊銷41家企業的《藥品經營許可證》,公安機關正在追查的涉案企業兩家,另有兩家已在2013年及2014年注銷《藥品經營許可證》,對相關負責人正在進一步調查。
在已查實的45家企業中,擬吊銷《藥品經營許可證》的企業41家。其中,山東魯越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山東實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編造疫苗銷售記錄,疫苗實際去向與記錄不一致,票、賬、貨不相符,情節嚴重。濱州市麒麟醫藥有限公司(藥品零售企業)非法購銷疫苗,未建立真實、完整的藥品采購、驗收、銷售記錄,藥品購進票據不完整,無法提供完整的供貨企業資質證明材料,未經許可擅自設立庫房,計算機管理系統不能正常運行,部分藥品的來源和去向不可追溯等違法行為,情節嚴重。陽信縣天天平價醫藥連鎖有限公司十八店、聊城華源大藥店有限公司冠縣利群店等,不具備疫苗經營資格經營疫苗,從非法渠道購入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