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質疑
缺乏醫學根據只是“安慰劑效應”
“聰明針”到底靠不靠譜?目前,在韓國,對于這種“聰明針”是否真有效存在爭議。
韓國小兒科醫生蔡賢旭指出,“聰明針”的主要成分為銀杏提取物及各種維生素,能促進血液循環,其中大部分通過尿液被排出體外,即使被人體吸收,其效果也只能維持幾個小時。
蔡賢旭還表示,這種所謂的“聰明針”在短期內很難增強一個人的記憶力和大腦的活動能力,效果有限。
韓國醫學教授李德哲也表示,打“聰明針”能提高學生的學習集中力的說法缺乏醫學根據。這只是“安慰劑效應”,人們對某種藥的效果表示信任的時候,自身的癥狀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而已。
韓國輿論認為,即使打針效果缺乏醫學根據,但還是有很多家長給孩子打針,這是韓國教育界引發的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