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有家族有息肉病或結直腸癌的人群,目前已經可以進行基因檢測,來判斷該人群是否具有遺傳傾向。而家族性的息肉病關鍵是“早發現,早治療”。
預防腸癌,在控制脂肪攝入量的同時,糧食也不宜過于精細;經常坐著工作的人,要增加活動量。每日堅持多飲水,保持排便通暢,養成定時排便的好習慣。
肝癌
有肝癌家族史 是肝癌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經常能聽到人們談論“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所謂“三部曲”,即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患上慢性乙型肝炎,進一步發展到肝硬化,最終罹患肝癌。那么乙肝病毒攜帶者,或者說得了乙型肝炎就一定會發展成肝癌嗎?
解放軍八一醫院全軍肝病中心主任汪茂榮教授指出,原發性肝癌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肝癌的發生與乙肝病毒的量有很大關系。另外,年齡大、男性、轉氨酶水平高、有肝癌家族史也是肝癌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
但是,三部曲不是每個乙型肝炎患者的必然之路,只是很小部分的乙型肝炎患者會發生肝硬化,甚至肝癌。汪教授認為,首先,積極有效的抗病毒治療是控制三部曲進展的根本,病毒的數量和機體的免疫狀態是病情發展的基礎。只有控制住病毒的復制,才能夠減少或阻斷慢性肝炎向肝硬化、肝癌發展。
第二,肝炎的活動與肝硬化的發生呈明顯的正相關,與肝癌的發生也有明顯的相關性。保護肝臟不受侵害和肝功能正常,可以降低肝硬化、肝癌的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