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立首個甲狀腺監測學組

          發布時間:2016-03-10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正值國際甲狀腺術中神經監測高峰論壇在上海召開之際,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甲狀腺疾病專業委員會神經監測學組1月30日正式成立,這是在中國成立的第一個甲狀腺神經監測學組。通過選舉,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的孫輝教授當選為學組組長。

        近年來,我國甲狀腺疾病發病率逐年升高,甲狀腺癌成為增速最快的實體性惡性腫瘤,占女性惡性腫瘤第五位。隨著我國甲狀腺疾病患者數量、甲狀腺手術例數及復雜手術不斷增加,甲狀腺手術相關并發癥也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喉返神經損傷是甲狀腺手術最嚴重的并發癥之一,可造成患者聲音嘶啞甚至呼吸困難、窒息、死亡。在患者人數和手術例數日益增多、人們對生存質量要求日益提高的現況下,我們急迫需要更為精準、安全、有效的技術手段保護喉返神經,為甲狀腺手術保駕護航。

        新當選為組長的孫輝教授說:“目前,全國范圍內對甲狀腺術中喉返神經保護的理念與方法各有差異,喉返神經損傷的發生率仍被低估。學組的成立就是為了提高業界對于甲狀腺術中神經監測技術的認識,規范醫師技術培訓、促進推廣臨床應用, 引領前沿科學研究、帶動國內技術進步,共同把握神經監測技術的研究動態,探索新技術、推動新成果,向甲狀腺疾病診療的精準時代邁進。“

        據孫輝教授介紹,術中神經監測技術(IONM)的原理是應用神經電生理特性,手術時用探針釋放微電流,觀察神經肌電圖變化以監測神經功能。大量循證醫學證據表明,IONM可有效保護神經功能,提高手術安全性并降低并發癥風險,現已成為喉返神經保護的有效輔助手段。隨著IONM技術在國內日漸普及,應時成立甲狀腺神經監測學組是推動該項技術理論研究、深入學術交流、完善師資培訓、指導臨床實踐的重要平臺,是推進臨床醫學科技創新的重要引擎。

        鑒于甲狀腺癌已成為是增速最快的實體性惡性腫瘤,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甲狀腺疾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解放軍總醫院的田文教授闡釋了甲狀腺癌手術并發癥。他說:“喉返神經損傷是甲狀腺手術主要并發癥之一,因為甲狀腺和神經密不可分,或由于腫瘤可能侵襲到神經,如果手術經驗不足,極容易造成神經損傷,使病人說話聲音嘶啞,甚至引起呼吸困難。而神經監測技術這項革命性的創新,使得甲狀腺手術更加精準、更加微創,并有效降低并發癥,讓廣大患者受益。”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的姜可偉教授在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采訪時說:“術中喉返神經功能監測是上世紀90年代末期出現的醫療技術,目前已在國際上廣泛使用,并被證實是保護喉返神經的安全有效的權威方法。近幾年,中國也在逐步與國際接軌,各地醫生也以更科學、更規范的方式逐步開始應用神經監測技術。中國醫師協會甲狀腺外科委員會也發布了中國版神經監測指南,這都有利地提高了手術安全性并降低了并發癥風險。”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的王平教授說:”熱烈祝賀中國首個甲狀腺疾病神經監測學組的成立。有了這個平臺后,我們可以在中國范圍內開展規范化的神經監測的應用和培訓,這樣有利于減少術中喉返神經永久性損傷的幾率。希望更多的甲狀腺外科醫生可以關注神經監測學組,了解前沿技術,造福甲狀腺患者。”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張浩教授提出:“術中喉返神經功能監測技術進入中國甲狀腺和甲狀旁腺外科領域已經有整整五年了,在過去的這五年里,該項技術對推動中國甲狀腺和甲狀旁腺外科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此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甲狀腺疾病專業委員會神經監測學組的成立為我們搭建了一個重要的學術交流平臺,勢必將為提高我國甲狀腺外科技術水平、造福更多的甲狀腺患者做出重要的貢獻。”

            精彩必讀
            餐館食物中毒事件時有發生,給食品安全帶來潛在...
            近日,“十三五”醫改路線圖出爐,將會對中國人...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改革完善藥品生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朐县| 滦平县| 新宁县| 玉山县| 盱眙县| 自贡市| 东辽县| 漳州市| 库车县| 观塘区| 盱眙县| 延津县| 云阳县| 景宁| 历史| 盈江县| 英吉沙县| 锡林浩特市| 泉州市| 永和县| 和田市| 哈巴河县| 安岳县| 哈尔滨市| 岫岩| 大冶市| 南皮县| 南宁市| 唐山市| 九寨沟县| 大石桥市| 海伦市| 兴安县| 神木县| 云和县| 工布江达县| 四子王旗| 林州市| 嘉祥县| 玉树县| 平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