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與媽媽血型不合,寶寶出生后就患上了嚴重的溶血癥,需要全身換血。目前,經過成功換血治療后,寶寶的各項生命體征平穩。
幾天前,38歲的王女士剛剛產下一子,本應沉浸在喜悅之中的一家人發現,孩子出生后皮膚越來越黃,吃奶反應也不好,家人覺得不對勁,趕緊將寶寶轉到醫院新生兒科重癥監護室。醫生檢查發現,寶寶全身皮膚發黃,有新生兒黃疸癥狀,結合王女士O型RH陽性血的情況,初步診斷患兒可能患有嚴重溶血病。
由于情況緊急,新生兒科醫護人員一邊與王女士及家屬溝通病情,一邊進行換血前的準備,聯系輸血科緊急配血。征得家屬同意后,醫護人員立即開始進行外周動靜脈同步換血,用患兒全部血容量2倍的血,將其全身血液進行置換,及時換出抗體和致敏紅細胞,以減輕溶血,防止膽紅素腦病發生。
王女士不解,寶寶剛剛出生才一天,怎么會得溶血癥呢?醫生解釋,新生兒ABO溶血病的發生與母親的血型有很大關系,如果母親血型為O型,患兒血型為A型或B型,則母子存在ABO血型不合基礎,20%的孩子可發生溶血病。在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中,由于O型血孕母所產生的抗A或抗B免疫抗體為IgG抗體,可通過胎盤進入胎兒循環而引起胎兒紅細胞凝集溶解,從而導致血膽紅素迅速上升,部分患兒可出現嚴重的黃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