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腹部
腹部為人體臟腑之氣結聚之處,腹部受寒易引起腹部經脈氣血瘀滯不通。中醫有“不通則痛”的說法,有胃病史的人受寒后容易胃痛,經期女性受寒后容易痛經。中年男性陽氣衰弱,陽不化氣,水濕內停,導致“將軍肚”出現,受寒后容易出現腸鳴腹瀉,陽痿早泄等。
友情建議:不建議秋冬季穿露臍裝、低腰褲等易使腹部受寒的衣服。老人、兒童及經常胃部不適人群,不妨在出門時多穿一件外衣,夜間睡覺時腹部蓋上被褥,避免腹部受寒;同時可在每晚睡前將雙手搓熱,左手手心放肚臍上,右手放在左手手背上,然后繞著肚臍順時針搓摩腹部約10分鐘,長期堅持可以有效緩解腹部受寒引起的不適。
6、膝部
膝部是人體重要部位,若不注意膝部的保暖把膝蓋露在外面,可導致關節局部肌肉和血管收縮,引起關節疼痛,特別是在南方濕冷天氣里,容易導致寒濕入絡,引發關節炎和風濕痛。
友情建議:保護膝關節的關鍵是保暖防寒,戴上護膝,或選擇膝部加厚的毛褲,注意運動不要過量,尤其騎車出行更需要注意護膝保暖。除了冬季,雨雪天、夏天空調房中也都不能讓膝關節受涼、受潮。
7、鼻子
鼻子也經常裸露在外,如果鼻黏膜接觸冷空氣,黏液分泌會減少,毛細血管會變脆,鼻子的“屏風”作用就變差,從而導致病菌進入肺內,增加呼吸道感染的幾率,導致鼻咽炎、扁桃體炎、支氣管炎、毛細支氣管炎及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友情建議:冬季外出時戴個純棉口罩,但最好不要用圍巾遮擋,以防上面的細菌或織物纖維進入鼻腔。天冷時,可每天按摩鼻翼,兩手拇指外側相互搓熱后,沿鼻梁、鼻翼上下按摩30下。早起前、晚睡前各做1次,可增強鼻部血液循環,提高耐寒能力。
8、背部
背為陽中之陽,如忽視背部保暖,易受風寒之邪入侵,耗傷人體陽氣,導致免疫功能下降。現在許多朋友待在溫暖的室內,卻也難免有事外出,或是上廁所,又或是出門取快遞。這樣后背就會直接從溫暖的空調房里挪到冷風里,容易損傷后背巡行督脈的陽氣。
友情建議:冬天最好加穿一件棉背心或毛背心,天氣好的時候,別忘了給后背曬個“日光浴”,熱流會讓全身舒服。
諺語有“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的說法,因此,朋友們在冬季不僅要針對自己身體薄弱環節保護好身體相應器官,以免著涼,誘發疾病發作,還要適當運動,注意調整飲食結構,中醫常說:“冬令進補,三春打虎。”要想冬季不生病,驅寒保暖務必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