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炎癥性脫髓鞘多發性神經病

        53歲

               2009-10-31 11:58      瀏覽4802次
          病情描述:
          手腳無力,不能獨立行走.精神,食欲,睡眠這些都正常 2009.6,手腳無力,手無法承受任何東西
          因不能面診,醫生的建議僅供參考
          1,皮質類固醇對本病反應敏感,潑尼松60100mg/d,連用24周,然后逐漸減量至每隔日520mg,必須維持長期連續用藥.大多數患者平均平均在2個月時臨床出現肌力改善.初始劑量60mg,1次/d,連用4周;之后每2周隔日減量,連用6周;以后隔日用藥并每2周或4周減量,至少連用34周.10個月或以上為一療程.此方案可能減輕皮質類固醇的副作用.也可試用地塞米松40mg,靜脈滴注,連續4天;之后用20mg/d和10mg/d,各12天;28天為一個療程,可重復應用.地塞米松抗炎作用強,副作用較輕,由于含氟,風濕病患者應慎用.2,免疫球蛋白靜脈滴注劑量為1g/(kg.d),連用2天;或400mg/(kg.d),連用5天,在3周時或以后的病程中可根據需要重復再用.優點是較潑尼松副作用小.IVIG與小劑量激素合用使維持療效時間延長.雖費用較高,但不失為有效的治療選擇.3,血漿交換也是有效的免疫調節治療,但需專門設施.CIDP患者每周可接受2次PE,連續3周時療效最明顯.PE短期療效與IVIG相近,可多次或定期進行.4,以上治療無反應的CIDP患者試用硫唑嘌呤或環磷酰胺等治療可能有幫助.難治性患者的治療始終具有挑戰性,目前尚無指導性的成功案例.

          閆志凌

          副主任醫師 已幫助 697380
          2009-10-31 08:07
        向TA提問

        有用(10)

          因不能面診,醫生的建議僅供參考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你已經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了.效果不好. 指導意見 你好,到目前對于這種病,沒有特殊的治療方法,一般都是通過激素,球蛋白,中藥等等綜合治療,經過治療后一多半患者都可以達到自理甚至工作.你可以試試中藥的效果.

          李偉

          主任醫師 已幫助 698212
          2009-10-31 09:08
        向TA提問

        有用(16)

          因不能面診,醫生的建議僅供參考
          慢性炎癥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CIDP)是周圍神經的慢性復發性疾病,也稱慢性格林巴利綜合征,其發病率遠低于急性炎癥性脫髓性多發性神經病 (AIDP),診斷上有一定的困難. 指導意見 對本病反應敏感,潑尼松60100mg/d,連用24周,然后逐漸減量至每隔日520mg,必須維持長期連續用藥.大多數患者平均平均在2個月時臨床出現肌力改善.初始劑量60mg,1次/d,連用4周;之后每2周隔日減量,連用6周;以后隔日用藥并每2周或4周減量,至少連用34周.10個月或以上為一療程.此方案可能減輕皮質類固醇的副作用.也可試用地塞米松40mg,靜脈滴注,連續4天;之后用20mg/d和10mg/d,各12天;28天為一個療程,可重復應用.地塞米松抗炎作用強,副作用較輕,由于含氟,風濕病患者應慎用.

          李霞

          主任醫師 已幫助 696891
          2009-10-31 11:03
        向TA提問

        有用(17)

          因不能面診,醫生的建議僅供參考
          1,皮質類固醇對本病反應敏感,潑尼松60100mg/d,連用24周,然后逐漸減量至每隔日520mg,必須維持長期連續用藥.大多數患者平均平均在2個月時臨床出現肌力改善.初始劑量60mg,1次/d,連用4周;之后每2周隔日減量,連用6周;以后隔日用藥并每2周或4周減量,至少連用34周.10個月或以上為一療程.此方案可能減輕皮質類固醇的副作用.也可試用地塞米松40mg,靜脈滴注,連續4天;之后用20mg/d和10mg/d,各12天;28天為一個療程,可重復應用.地塞米松抗炎作用強,副作用較輕,由于含氟,風濕病患者應慎用.2,免疫球蛋白靜脈滴注劑量為1g/(kg.d),連用2天;或400mg/(kg.d),連用5天,在3周時或以后的病程中可根據需要重復再用.優點是較潑尼松副作用小.IVIG與小劑量激素合用使維持療效時間延長.雖費用較高,但不失為有效的治療選擇.3,血漿交換也是有效的免疫調節治療,但需專門設施.CIDP患者每周可接受2次PE,連續3周時療效最明顯.PE短期療效與IVIG相近,可多次或定期進行.4,以上治療無反應的CIDP患者試用硫唑嘌呤或環磷酰胺等治療可能有幫助.難治性患者的治療始終具有挑戰性,目前尚無指導性的成功案例.

          滕一農

          主任醫師 已幫助 698403
          2009-10-31 11:17
        向TA提問

        有用(16)

          因不能面診,醫生的建議僅供參考
          你好:慢性脫髓鞘疾病多見于損害根性神經,早期發病后癥狀不明現或急性期沒有治愈所致的慢性蠶食性神經損害的病理改變,它主要是損傷人體的植物神經和神經根,導致人體免疫功能低下,受到病毒感或炎癥侵襲,受累神經首當其沖使病情逐步加重.現在醫學治療只是以增強免疫,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其治療缺乏神經營養及植物神經的血供以及受累后麻痹休克的神經功能的興奮故治療恢復不佳. 治療方案:激素對本病的治療無效,治療應中西醫結合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提高肌體抗病能力.營養神經,擴張微循環使受損殘余神經得到充分的血供,預防病情繼續發展.并采用神經再生之藥興奮神經,激活麻痹和休克的神經使體體產生病毒抗體不再繼發并達到受損病灶再生修復恢復近于完整的各種功能.需指導請發檢查資料再次聯系

          項潔

          主任醫師 已幫助 698480
          2009-10-31 11:39
        向TA提問

        有用(19)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刚察县| 东安县| 盐津县| 六枝特区| 大同市| 石棉县| 扬州市| 南江县| 甘肃省| 奇台县| 龙江县| 江都市| 朝阳区| 金溪县| 固镇县| 辰溪县| 阜南县| 普兰店市| 固安县| 高雄市| 龙门县| 平度市| 武安市| 九龙坡区| 巫山县| 运城市| 梅州市| 台东县| 桐城市| 炉霍县| 吕梁市| 池州市| 冷水江市| 察哈| 东海县| 阜南县| 濉溪县| 常山县| 饶河县| 太湖县| 河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