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柴胡的藥理作用與應用

          發布時間:2015-02-05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銀柴胡又稱銀胡、山馬踏菜根,為石竹科植物銀柴胡的根,始載于《本草綱目》柴胡項下,主產于寧夏、甘肅、陜西、內蒙古等省區,以銀州者為勝。

        銀柴胡的藥理作用

        銀柴胡有降血脂作用。

        太平洋絲石竹提取成分三萜皂甙可降低動脈粥樣硬化的血清膽固醇濃度,降低膽固醇/腦磷脂系數,改善家兔動脈粥樣硬化的癥狀。

        抗炎。

        銀柴胡有抗炎作用。

        解熱。

        銀柴胡有解熱作用。

        其它作用。

        抗菌,降低血清膽甾醇濃度,并可使主動脈類脂質含量降低;皂甙可作用于血漿脂蛋白,阻止膽甾醇的酯化及其在血管壁的沉積,也可以阻止膽甾醇從腸道吸收等。銀柴胡可清虛熱、除疳熱,還有良好的抗菌作用,是生產傳統中成藥烏雞白鳳丸的主要原料。

        【應用】

        陰虛發熱。本品甘寒益陰,清熱涼血,退熱而不苦泄,理陰而不升騰,為退虛熱除骨蒸之常用藥。用于陰虛發熱,骨蒸勞熱,潮熱盜汗,多與地骨皮、青蒿、鱉甲同用,如清骨散(《證治準繩》)。

        疳積發熱。本品能清虛熱,消疳熱,故用治小兒食滯或蟲積所致的疳積發熱,腹部膨大,口渴消瘦,毛發焦枯等癥,常與胡黃連、雞內金、使君子等藥同用,以共奏消積殺蟲,健脾療疳之效;亦可與梔子、人參、薄荷等同用,如柴胡清肝湯(《證治準繩》)。

        退熱而不苦泄,為清虛熱的要藥,常與青蒿、地骨皮等藥同用。

        若溫病后期,余熱未盡,或久瘧不止,體虛低熱者,可與白薇、生地、鱉甲、知母等相伍,以益陰退熱。

        凡小兒疳積,日久化熱,癥見煩渴燥急者,多與梔子、黃芩、連翹等合用。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到底中醫的“腎虛”和西醫的“腎炎”或“腎衰”...
              治肝氣不和,脅肋刺痛如擊如裂者:青皮八兩(酒...
              出汗是正常生理現象,它有助于調節體溫、促進體...
              風濕痛藥酒使用說明以及患上風濕的原因,大家一...
              藁本,中藥名,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Ligus...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绛县| 聊城市| 兴和县| 文安县| 临泉县| 新建县| 周至县| 中方县| 曲水县| 宽城| 临泉县| 广南县| 莫力| 安徽省| 绥滨县| 沙雅县| 定结县| 阳泉市| 大名县| 安徽省| 绥化市| 繁昌县| 长乐市| 吕梁市| 龙胜| 琼海市| 武平县| 平乡县| 稻城县| 许昌市| 绍兴县| 册亨县| 集贤县| 思茅市| 巨野县| 余庆县| 眉山市| 呼和浩特市| 九台市| 奇台县| 汕尾市|